联系电话:400-069-9987 ·收藏页面 ·返回主站
欢迎访问卓而越教育|卓越考研南京分校官方网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19-02-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摘要:楼主选择辞职考研,而总的复习时间只有两个月,高效的学习带来炫目的结果,自己所获得的,皆为收因结果,无半点侥幸。

1016日正式离职,全心全意准备考研,1224日参加考试。215日成绩公布,总分:417(数学:149;专业课:119;政治:71;英语:78)。

仅凭2个多月的完整备考时间,攫取了一个颇令人满意的分数,确实感觉有些小得意。但是戳破了这个眩晕的五彩泡沫,我知道自己所获得的,皆为收因结果,无半点侥幸。

一、认知

考生准备考研,尤其是志在985高校,一定要有清楚的自我认知,你的优势是什么,你的劣势在哪里,再好好研究报考学校的考试科目,抓住重点和关键,切不可舍本逐末。我的一个基本情况,2016年落榜某经管类TOP3学校研究生。根据这一点,我得到的自我分析结果如下:

优势:

1.主流的宏微观教材都认真阅读过至少一遍;

2.数学三真题和全书都至少刷过2遍,搭建了一个大致的知识体系;

3.英语基础扎实;

劣势:

1.专业课学得较为死板,不擅长举一反三;

2.数学功底薄弱,简单题目易粗心,难题写不出来;

3.对政治没有热情,不爱看,不爱背,只愿意做题目;

4.工作了一段时间,许多知识被淡忘,需要重新记忆;

5.心理素质差,考试焦虑。

根据科大817的考试要求,我得到如下分析:

1.817专业课考周三多的《管理学》和黎诣远的《微观经济学》对我而言是一本新书,但根据历年试卷,可发现管理学考试重点就是书本内容,且试题重复率较高。至于微观经济学,虽然我比较熟悉其基本内容,但是并未阅读过黎诣远的版本,且根据试卷,可发现观察历年考试重点和难度有变化。

2.科大考数二,不考概率论,线性代数的要求和数三基本相当,高数部分难,尤其是添加了对我而言完全陌生的物理部分;

3.英语一和政治无特殊要求;

于是,我得到自己的复习计划纲要:

1.《管理学》需要背的滚瓜烂熟,《微观经济学》要熟悉知识框架和体系,且记忆重点概念;

2.数学二的复习方向就是在有限时间里,拿到该拿的分,如果考试遇到物理大题目,思考短暂时间,如果没思路,放弃。

3.英语仅做近10年的真题;

4.政治刷题。

5.平时复习过程中,可以牺牲政治和英语的时间来复习专业课和数学;

我给自己每门科目设定了一个目标分数:

数学:125,专业课:125,英语:80,政治:65,总分:395

二、复习

问: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计划和效率。

复习一定要有计划,尤其是短时间内的复习,心里要清楚,自己今天做什么,明天要做什么,一个月下来,可以完成了一个哪一项大任务。2个月结束后,我是否可以把所有知识点复习完,其复习遍数是≥2。我几乎把每一天要做的事情都提前列下来,调整是肯定有的,但是总的内容不会变。复习,亦讲究效率。没有必要强调早起晚睡,适合自己作息即可,关键是有效利用学习时间。

(一)、专业课:

1.管理学


1)必备资料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五版)、真题、笔记(自己整理)

2)过程

初次打开《管理学》这本书,只觉内容很多,而且知道自己需要全文背诵,惆怅万分。我不知所以地看完第一遍,做笔记,然后第二遍就开始磕磕巴巴地背书了,结束后,做真题,同时细化笔记。第三遍是有重点地背,边背做整体框架图。之后,第二遍做真题,且全书无重点地背一遍。第五遍,考前几天,对着知识框架图背。

2.微观经济学

1)必备资料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黎诣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真题、

2)过程

我一先一后看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和黎诣远的《微观经济学》,看的速度都比较快。然后一边写绿皮书,一边做真题。接着就背书,记忆模型,第二遍做真题。最后整理书本的知识框架,按照知识框架背书。专业课资料,某宝有卖的,我自己也买了,但是质量真低(①看起来很厚,其实是有很多重复印刷的内容,导致前后错乱,根本对不上。我这轻微强迫症患者,把资料拆了,扔了一堆无效纸张,然后把真题按年份重新排列。②真题答案不齐全,最关键的近几年真题答案都没有;③真题答案错误,答案不仅残缺,还有错误;④资料过时。管理学给了一份课本内容纲要,但是上面页码、以及知识点被考到的时间都是多年前的。微观经济学的资料也是如此。⑤资料脱离考点)虽然缺点众多,但是销量却还不错,没办法,这个考研信息市场就是卖方市场么。

25日下午考专业课,我迟到10分钟,进入考场,大家都在奋笔疾书。我手抖了半天,才缓过劲。所幸,复习基本到位了,专业课没有太大遗憾。

(二)、数学:

1)必备资料:复习全书、真题、模拟试卷

2)过程

辞职前,我利用空余时间,断断续续地写数学题目。数学全书刷了一遍。之后,就是复习全书第二遍与真题第一遍(2016-2005)的同时进行,接着,写各种各样的模拟试题,以及第二遍写真题。数学是我的弱势学科,所以,对于全书以及模拟卷里的难题,我不求甚解,但是对于基本题型,以及真题中出现的非物理题目,我要求自己必须非常了解。我今年数学考了149,确实是走运了。试卷整体比较简单,基本没有难题,我2个小时写完,1小时检查,估分140左右。

(三)、英语

英语我只做了近十年左右的真题,最后分数也一般。

(四)、政治

我今年的政治策略就是不断地刷选择题,肖爷爷的1000题啊,风中劲草啊……有题目就写。至于主观题,我仅背了肖爷爷的最后四套卷。考纲也没看,看不下去,也没有时间看。

总结:我英语和政治的复习比较草率和冒险,刻意压缩时间,也就是为了给专业课和数学腾出足够复习时间。

以上是我的考研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祝愿大家可以梦想照进现实。

 

优秀学员
  • 勒家鸣

    艺术生考入南京师范大学

  • 余婷

    普通三本考入南京大学

  • 李冠

    二本辞职考入武汉大学

  • 徐贤哲

    三本68天考入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