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第51~5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 简述法治和法制的区别。
52. 简述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
53. 简述清末修律的历史意义。
四、分析题:第54~56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54. 材料: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62条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该法实施后,各地媒体仍然不断曝光网络外卖乱象。一些网络平台未能严格执行新规,无证餐厅成为外卖网站上的热销大户。
针对此现象,主要存在三种观点。观点一:外卖食品网站和外卖APP是新生事物,仍在不断发展,法律规定过于具体并不明智;观点二:虽然食品安全法对网络平台的监管义务有明确规定,但网络平台客观上无法做到对每个网络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和许可证查验,该法缺乏可行性;观点三:该规定本身是合理的,目前法律未能有效实施,主要原因是行政监管不到位,如果加大监管力度,该法还是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的。
请运用法理学相关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出法具有哪些局限性?(6分)
(2)三种观点中,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4分)
55. 2009年底,五位法学教授认为国务院2001年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简称《拆迁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这一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启动《拆迁条例》的修改程序,召开专家研讨会,公布草案征求民意,于2011年1月颁布了《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请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法学教授对《拆迁条例》提出审查建议的宪法和立法依据是什么?(3分)
(2)针对该审查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进行何种处理?(3分)
(3)国务院在制定《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过程中,广泛听取民意的宪法和立法依据又是什么?此举反映了立法的何种原则?(4分)
56. 材料:“州狱翻异,则提刑司差官推勘;提刑司复翻异,则以次至转运、提举、安抚司。本路所差既遍,则又差邻路。”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宋朝何种司法制度?该司法制度的含义是什么?(3分)
(2)该制度是如何适用的?(4分)
(3)实施该制度的意义是什么?(3分)
五、论述题:第57~58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57. 联系我国实际,论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