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由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英语面试三部分组成。
面试的题目分五组,新闻,传播,出版,编辑,广告,每组十道题 ,抽新闻组的比较多,辟如有1、新媒体时代公民记者的出现后,谈谈专业记者的变与不变。2、谈谈新媒体时代你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解。3、在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有柴静,穆青,刘大同等十多个人。4,微信和微博的区别。5,评价马航事件中国媒体的报道表现,以及对比前后的变化。我就知道这么多题啦〜
英语面试问了1,自我介绍,这个不一定,有的人问了有的人不问。2,新闻价值要素有哪些,有五个。3,智能手机(smart mobile)给生活带来哪些变化。4,你看过哪些新闻专业报纸杂志,请谈谈。我说的是南方周末(Southern Weekends)。5,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笔试很肯爹,2小时100分,一共三道题。有填空题15道,共30分。释义题2道,各15分。写作题1道40分。
填空问了1,千里共婵娟的婵娟是什么意思。2,一百岁怎么称呼。3,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4,杏林是指什么行业。5,<尚书>的尚是什么意思。6,实事求是出自那部典故。7,"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我"是谁。8,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作者是?9,小李杜分别是?10,"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规矩是?11,记不清了,欢迎补充。。。 第二题释义题,第一问翻译两句文言文,15分。第二道结合历史,谈谈毛泽东和黄炎培关于周期率谈话的警示意义。15分。材料大概是黄炎培说自古兴勃亡乎,一个王朝刚开始励精图治走向繁荣,后来大意就走向衰败,都没逃出这个规律。毛说有了民主制度就可以逃出这个规律。第三道写作,要求结合材料写篇千字议论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材料是美国一杂志调查显示最有文化影响力的12个国家20个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中国只有1项产生于20世纪,剩余19项都是19世纪。其他国家文化则是大部分产生于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