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69-9987 ·收藏页面 ·返回主站
欢迎访问卓而越教育|卓越考研南京分校官方网站!

资讯动态

News and information

  • 2019-01-22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落下帷幕,后续还有查询成绩、准备复试、申请调剂等。而新一届研考生也要开始研考复试的准备。记者结合往年研考情况,梳理了2019年相关的研考日程安排。考生可综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顺利完成研考各环节工作。1月—2月 准备复试 查询成绩研考初试成绩一般在2月中下旬陆续公布。从现...
  • 2019-01-22
    研考初试结束后,考生进入休整期,但还有5件事要做好:调整心态、完成期末考试、开始复试准备、了解网上调剂,精力有余的还可准备简历申请实习。调整心态研考初试已过去半个多月。考生参加了研考初试,只是完成了考研第一大步,后续的环节仍不能掉以轻心。考生要把注意力放在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复试上。有的考生感觉初试发挥...
  • 2018-05-06
    考研报名人数的多少体现了专业的热门程度和受认可程度,而这些信息对于在读的大学生和准备考研的同学有很大的参考意义的。以下为考研报名人数最多的5类专业,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一、17考研和18考研报考专业数据分析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数据调查显示,在2017研究生考试中,报考人数最多是十大专业为会计硕士(MPAcc)金融硕士...
    • 2019年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8-12-29

      2019年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天津师范大学自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专业学位授权学科。2019年我校共招收1700余名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中含推荐免试生数(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计划数均为根据以往生源情况所做的预估数,实际录取人数将可能根据规划部门实际下达计划数、推免录取情况及统考合格生源情况,并报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同意后进行调整)。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报考专业须与毕业专业相同或相近。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4.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以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我校是具有推荐和接收推免生工作的高等学校,推荐接收办法参照我校相关办法执行。所有申请我校的推荐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推免生接收专业详见我校发布的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

      三、报名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指定的地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我校规定的艺术类专业考生(美术与设计学院下的专业)应选择天津师范大学报考点(报考点代码:1235)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专业的往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户籍或工作所在地报考。在本市参加考试的往届本科毕业生(我校规定的须选择天津师范大学报考点的艺术类专业考生除外)现场确认时须提供本市户籍证明或在本市工作证明,提供虚假证明信息的,一经查实,将取消考试、录取资格。

      (一)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 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人员,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并选择与毕业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报考。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7.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8.我校可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最多只录取“少民”计划招生人数的10%为汉族考生,具体参照教育部关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的相关文件执行。

      9.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10.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当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11.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2.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A.天津师范大学报考点(报名点代码:1235)

      选择天津师范大学报考点的考生,提交网报信息后,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10月31日)前,通过“网上支付”缴纳报考费,得到“支付已完成”的交费成功信息后,方可持报名号在规定时间到天津师范大学确认网报信息,否则报名无效。请考生务必于网上报名期间在网上支付报考费,现场确认期间,本报考点不接受现场补交费。

      B.其他报考点的缴费请查阅相关报考点说明。

      (二)现场确认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进行网报信息确认和本人图像采集,逾期不再补办

      A.天津师范大学报考点(报考点代码:1235)现场确认时间

      2018年11月6—10日(上午9:00—下午4:00)。逾期不再补办。

       现场确认地点: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一楼(劝宝超市旁) 

       B.其他报考点的具体安排请查阅相关报考点说明。

      2.确认程序: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在个人档案中存档)和《退出现役证》原件进行核验。

      2019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准考证(自考生)和学生证(网络教育考生)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在本市参加考试的往届生(招生单位有特殊要求的除外)须提供本市户籍证明或本市工作证明。【注:工作证明为本人2018年度在津参保缴费证明(在区社保分中心开具,须加盖“社保参保证明专用章”)及以下三种方式的任一种:①本人的工商营业执照;②本人与就业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③本人的《天津市就业登记证》(可以通过人力社保部门或者存档机构办理《就业登记证》;如果通过个体经营或者社区服务等方式实现就业,应当在就业之日起30日内,由本人到企业户籍所在地的街镇、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登记办理)。】

      3.考生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四、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一)我校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

      (二)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予考试。

      (三)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20181120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否则不准予考试。

      (四)     考生应当在2018年12月14日至12月24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复试及进行初试成绩查询。

      (五)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五、初试

      (一)初试日期和时间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起始时间8:30

      (二)初试科目

      12月22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2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3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3日下午     业务课二

      12月24日         代码为510、511、512的考试科目考试时间为6小时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关于考试科目的内容范围的说明请咨询相关学院。

      六、复试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一)施行差额复试。

      (二)我校在复试前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三)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以及复试办法和程序以各学院公布信息为准。

      (四)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是否加试根据相关学院要求执行。对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是否加试根据相关学院要求执行。

      (五)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各相关学院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六)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七)我校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

      (八)教育部按照一区、二区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统考和联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我校属于一区。我校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本校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自主确定我校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

      我校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主确定并公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和接受其他招生单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

      (九)参加复试的考生须向学院递(寄)交考生在当地二甲以上公立医院所做的体检证明材料(体检报告有效期以复试时间为准,半年内有效)。待新生入学后学校统一安排进行入校体检。经学校体检不合格者,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七、录取

       (一)我校依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将考生考试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二)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三)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

      (四)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时(9月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五)新生报到后,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状况等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本单位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被录取的新生,经考生本人申请和我校同意后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七)拟录取名单确定后,我校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审查其政治思想情况。函调的考生现实表现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

      八、信息公开公示

       (一)复试过程公示。 

      各学院提前在本学院网站上开辟专栏,向社会公布复试工作实施细则,各学科、专业招生人数,参加复试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等信息,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大学生士兵计划”等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考生的相关情况应进行说明)。

      (二)录取结果公示。

      拟录取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等信息)由各学院在网站自行公示。对参加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的考生相关情况,在公布考生名单时应进行说明。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录取。研究生院网站也会在各学院录取工作结束后统一进行公示。

      (三)信息上报。4月底前研招办将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将拟录取名单报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进行政策审核,并按要求向教育部备案。

      九、违规处理

      对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有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行为的考生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其他

      (一)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

      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就业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二)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办法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另行制订;推荐免试工作相关管理办法由教育部另文规定。

       

    • 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公告
      2018-12-29

      2019年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公告

      帮学堂

      各位考生: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即将开始,请考生务必认真阅读“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各类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确保报名工作顺利进行,现对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及报考点公告如下:

      一、华北电力大学(10054)招生单位报考公告

      1、请考生在网上报名前认真阅读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各类专业目录,了解我校硕士研究生招考的相关政策。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部的学校代码为10054,在北京地区的报考点为华北电力大学,考点代码为1162

      2、考生要清楚硕士研究生分类,慎重选择学习方式和就业方式。

      ⑴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

      ⑵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3、网上报名时间为20181010日至1031日,每天9:00-22:00。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8924日至927日,每天9:00-22:00

      4、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
      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公告要求报名。

      5、网上报名时,考生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和考试科目等重要信息。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不论是否已支付报考费,所填报的“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三项内容不能更改。

      凡不按公告及相关政策要求报名,因网报信息误填、错填、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者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6、现场确认时间为2018118-10日,报考我校的考生需携带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注册有效的学生证)和网上报名号到报考点由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本人确认报名信息、照相。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未按要求提供以上材料的考生不予以确认,报名无效。

      7、考生学历应符合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报考相关要求。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
      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报名系统也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

      往届生报考时必须正确填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编号(无学位此项不填),所填编号为证书上的“证书编号”或“学校编号”,切勿错填证书的流水号,以免影响学历审核。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务必在现场确认时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8、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都应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所选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

      9、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必须选择“华北电力大学(1162)”报考点,并于118-10日凭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及复印件、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两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信和考生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到华北电力大学(1162)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10、请考生认真填写在201811月至20198月期间固定的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以便我办及时联系、寄发录取通知书等事宜。

      11、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请各位考生20181214日至1224日,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hsi.com.cn/)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12、推免生和研究生支教团,须按照我校各学院规定的时间,在928日以后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
      http://yz.chsi.com.cn/tm),进行网上信息注册、上传照片、缴费、填报志愿、复试录取等报考环节操作,不需要参加全国统考和联考的报名,不需要参加现场确认。

      二、华北电力大学(1162)报考点公告

      1、报考我校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以下考生须选择华北电力大学(1162)作为报考点,且提交网上报名信息后,必须以“网上支付”方式交纳报考费,得到交费成功信息后,方可持报名号在规定时间到华北电力大学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否则报名无效:

      ⑴北京地区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考生(不含推免生)。

      ⑵报考单独考试的京内、京外考生,不需要提供户口或工作单位在京证明。

      ⑶北京地区的往届生,须提供户口或工作单位在京证明,证明要求如下:

      ①具有北京市户口的往届生:必须携带户口簿或能证明户口在京的相关证明材料。

      ②在京工作但不具有北京市户口的往届生:一般要求人事档案在北京,须携带“人事档案存放证明”(原件1份,模板见附件);如无法提供人事档案在京证明,可提供《北京市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或者最近连续6个月的社保证明(可持社保卡到社保中心办理)、或者最近连续6个月的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可在地税办税服务大厅办理)。

      ③网上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与提供的证明材料必须一致,否则无法确认。由考生所参加的考研培训机构开具的证明,一律无效。提供虚假证明者,一经查实,取消考试资格。

      2、请考生务必于网上报名期间在网上支付报考费,现场确认期间一律不接受现场补交费。考生未按规定时间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报名无效,已支付的报考费不退。已报名并现场确认的考生未能参加考试,已支付的报考费不退。

      3、请考生在提交信息和进行网上支付报考费前,务必认真核准所选择的“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错选报考点的考生若要正确报名,需要重新注册、报名和交费。

      4、考生本人要对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

      5、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鉴于认证反馈时间将近一个月,请考生务必留出充裕的时间做好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6、我校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为2018118日—10日,逾期不再受理且报考资格无效。我校报考点现场确认的具体工作安排于11月初在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

      7、特别提示:只有在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拍摄电子照片和信息确认全部完成后,考生的网上报名信息才有效。

       

    • 华北电力大学 2019 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18-12-29

      华北电力大学 2019 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华北电力大学 2019 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领域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拟招生人数 (拟招推免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01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92(96) 085207 电气工程 154(93) 拟招生人数包含 29 个联 合培养计划,详见附表。 01. 电机系统分析与控制 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04. 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05. 电工新技术及其应用 06. 电力经济与管理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11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复试科目:3 1 ① 电力系统综合电力电子技术高电压技术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发电厂电气部分自动控制理论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38(3) 拟招生人数包含 5 个联合 培养计划,详见附表。 01. 电力系统通信及信息处理 02. 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 03. 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 04. 智能信息处理与信息安全 05. 现代电子技术及应用 06. 光通信与光传感技术 07. 物联网与现代传感技术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13 信号与系统 复试科目:2 1 ① 通信原理及现代交换 技术电子技术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光纤通信单片机原理 002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9949 085201 机械工程 2110 拟招生人数包含 2 个联合 培养计划,详见附表。 01. 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技术 02. 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 0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设备 04. 设备状态监测、诊断与控制 05. 先进制造技术 06. 输电线路工程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21 机械设计基础 复试科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工程测试技术 ② CAD 技术基础 085206 动力工程 7839 拟招生人数包含 5 个联合 培养计划,详见附表。 01. 大型发电机组优化运行 02. 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03. 清洁燃烧及环境污染控制 04.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05. 核电与动力工程 06. 制冷及空调工程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23 传热学或 824 工程热 力学或 825 流体力学 复试科目: 电厂热力设备及运行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热力发电厂热工基础 003 经济与管理学院 156(31) 025100 金融 15(8) 01.量化金融 02.能源金融 03.公司金融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3 数学三 ④ 431 金融学综合 复试科目: 货币金融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计量经济学金融市场学 085236 工业工程 25(8) 01.系统效益技术及应用 02.现代企业信息系统 03.电力生产过程能效管理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33 管理原理 复试科目: 企业战略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085240 物流工程 19(6) 0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02.物流系统优化与信息化 03.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3 数学三 ④ 833 管理原理 复试科目: 物流管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企业战略市场营销 125100 工商管理 60(0) 01.电力企业管理 02.项目管理 03.人力资源管理 04.财务与金融 05.现代物流管理 06.电力市场 ① 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 204 英语二 复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 125300 会计 18(9) 01.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02.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 03.审计理论与实务 04.电力企业会计信息化 同上 复试科目:财务会计思想政治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审计学管理会计 125600 工程管理 19(0) 01.工程建设管理理论与实务 02.电力工程建设管理 03.能源工程建设管理 同上 复试科目:项目管理思想政治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技术经济学企业战略 004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9533 085210 控制工程 5320 01. 控制理论及其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02. 发电企业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 03. 发电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控制 04. 现代测控新技术与系统 05. 工程管理、决策支持理论与方法 06. 智能仪表与智能系统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45 自动控制原理基础或 843 微机原理及应用 复试科目:3 2 ① 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 热工测量及仪表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 085211 计算机技术 3310 01. 智能电网与电力信息化 02. 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03. 网络及信息安全技术 04. 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05.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06. 人工智能及应用 07.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44 数据结构 复试科目:2 1 ① 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 085212 软件工程 93 01. 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 02. 数字媒体技术 03. 信息安全 04. 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05.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软件技术 06.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同上 同上 005 可再生能源学院 286 085204 材料工程 123 01. 光电功能材料 02. 先进储能材料 03. 纳米材料工程 04. 环境工程材料 05. 新能源材料模拟与计算 06. 高性能结构材料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53 固体物理或 854 物理 化学或 855 普通物理 复试科目: 材料分析方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无机化学 085206 动力工程 163 01.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55 普通物理或 824 工程 热力学或 825 流体力学 复试科目:2 1 ① 可再生能源基础电厂热力设备及运行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热力发电厂热工基础 006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15(7) 085206 动力工程 15(7) 01. 核电与动力工程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23 传热学或 824 工程热 力学或 825 流体力学 复试科目:2 1 ① 核电厂系统与设备电厂热力设备及运行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热力发电厂热工基础 007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55 085229 环境工程 255 0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与技术 02. 水污染控制工程与水处理技术 03.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及技术 04. 环境规划与管理 05.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与技术 06. 环境污染监测与修复技术 07. 生态工程 08. 恢复生态学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2 数学二 ④ 871 分析化学 复试科目:2 1 ① 环境化学恢复生态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无机化学物理化学 008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3(2) 035101 法律(非法学) 5(1) 01. 中外及国际能源法务与管理 02. 诉讼与司法法务 03. 民商事法务 04. 国际商事法务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98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 (非法学) ④ 498 法硕联考综合(非法 ) 复试科目: 国际法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行政法学宪法学 035102 法律(法学) 6(1) 01. 中外及国际能源法务与管理 02. 诉讼与司法法务 03. 民商事法务 04. 国际商事法务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97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 (法学) ④ 497 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复试科目: 国际法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行政法学宪法学 125200 公共管理 12(0) 01. 能源战略与治理 02. 政府改革与社会治理 ① 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 204 英语二 复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 009 外国语学院 12(1) 055101 英语笔译 12(1) 01. 科技笔译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11 翻译硕士英语 ③ 357 英语翻译基础 ④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复试科目: 科技笔译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英语综合翻译与写作 010 数理学院 21(5) 025200 应用统计 21(5) 01. 应用数理统计 02. 大数据分析 03. 生态统计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03 数学三 ④ 432 统计学 复试科目:2 1 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挖掘与分析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应用回归分析数据分析方法 说明:最终招生总人数以国家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以上公布的招生计划不包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 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拟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附表:华北电力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招生计划表 领域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联合培养单位名称 招生计划 001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34 085207 电气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15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10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4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5 002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7 085201 机械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 085206 动力工程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5

    •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招生目录
      2018-12-29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招生目录帮学堂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体育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北京体育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189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⑵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⑶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891日,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北京体育大学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⑷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新闻与传播硕士,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3各项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四)参加单独考试的和同等学力的考生报考时除满足报考条件外,应注意事项:

      1.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仅限报考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两个专业,并且报名点只能选择北京体育大学考点。

      2.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现场确认时须提交专家推荐表两份,出示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函以及本科毕业证、学位证的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3.同等学力的考生,不得跨专业报考。

      4.同等学力的考生在报考时,须已进修完相近专业的本科课程,需提供教务部门出具的正式成绩单。

      5.参加单独考试的和同等学力的考生报考时,须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五)跨专业报考的考生身份认定请见表1,是否属于跨专业报考由我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处认定。

      1学术学位跨专业报考的考生身份认定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跨专业考生

      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1

      本科所学非教育学门类中体育学类专业的考生

      运动人体科学

      040302

      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03

      民族传统体育学

      040304

      运动康复学

      0403Z1

      应用心理学

      040203

      本科所学非理学门类中心理学类专业的考生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15

      本科所学非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

      行政管理

      120401

      本科所学非管理学门类中公共管理学类专业的考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1

      本科所学非法学门类中法学类专业和政治类专业的考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5


      2专业学位跨专业报考的考生身份认定

      专业学位名称

      代码

      跨专业考生

      体育硕士

      0452

      本科所学非教育学门类中体育学类专业的考生

      新闻与传播

      0552

      本科所学非文学门类中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考生

      艺术硕士

      1351

      本科所学非文学门类中艺术学类专业的考生


      注:跨专业报考加“★”的专业须提供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及运动成绩证明,否则不予准考。

      三、招生人数

      12018年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全日制暂定700人、非全日制暂定100人,具体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文件下达数为准。

      2.各专业、研究方向拟招人数将以教育部2018年正式文件下达的硕士生招生总人数和实际参加复试考生情况做适当调配,本次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人数)仅供参考。

      32018年我校拟接收160名推免生,推免生本科所学专业应与报考专业相一致。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2018年硕士研究生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时间:20171010日至1031日(每天9:0022:00)。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网上预报名时间:2017924日至927日(每天9:0022:00)。

      3.报名流程:

      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北京体育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4.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⑴考生考前只填报我校专业目录公布的一个专业。

      ⑵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我校的规定任选一种(英语一,英语二,单独考试英语,日语或俄语)。

      ⑶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⑷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
      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⑸“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

      ⑹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⑺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

      (二)现场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1.现场确认时间:20171110日至12日(具体时间安排以北京体育大学官方网站公布为准)。

      2.现场确认地点及要求:

      ⑴报考我校的北京地区考生(含北京体育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以及报考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必须选择北京体育大学报考点,并在北京体育大学参加现场确认和考试。

      ⑵报考我校的其他考生(含北京体育大学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工作单位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3.现场确认程序:

      ⑴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⑵在201891日前可取的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⑶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交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供核验。

      ⑷所有考生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⑸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具体缴费方式以报名点要求为准)。

      ⑹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五、考生资格审查

      1.我校将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

      2.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我校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否则不得准予考试。

      3.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试诚信考试承诺书》。

      六、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本人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初试

      1.初试日期:20171223日至12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25日进行(上午8:30开始)。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该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2.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详情请见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3.初试地点:以报考点指定为准,考前考生向报考点咨询。

      4.《准考证》下载时间:201712141225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我校不再向考生寄发《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

      5.考生入场时须接受考试安全检查。考生在每科目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考生初试成绩将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请注意查询。

      (三)复试

      1.初试合格的考生才能进入复试。复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内容另行通知。

      2.对同等学力的考生(以报名时为准)和跨专业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方式为笔试。加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加试科目请见表2

      3加试科目

      学位类别

      专业名称(专业学位名称)

      代码

      加试科目

      学术学位

      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1

      教育学及运动训练学

      运动人体科学

      040302

      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03

      体育社会学及学校体育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0403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1

      伦理学及法学概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5

      应用心理学

      040203

      教育学及运动心理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15

      康复医学及运动医学

      行政管理

      120401

      管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

      运动康复学

      0403Z1

      理疗学及运动康复技术

      专业学位

      体育硕士

      0452

      教育学及体育社会学

      新闻与传播

      0552

      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

      艺术硕士

      1351

      中国舞蹈史及舞蹈教育学


      3.报考学术学位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考生,报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在复试时测试专项技术。

      七、调剂

      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各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均以教育部公布的政策为准。

      八、体检

      考生复试时应按我校规定到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具体要求与时间另行通知。

      九、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体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将考生考试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未通过者,不予录取。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招收定向培养硕士生均实行合同制。北京体育大学、考生所在用人单位、拟录取为定向培养的考生之间,在考生录取前,分别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

      十、违规处理

      1.对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有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行为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我校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考试工作人员,由教育考试机构或我校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3.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十一、毕业生就业

      1.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原定向单位。

      2.非定向硕士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或按照培养合同就业。我校及北京市教委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1.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学校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2.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3.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按照军队相关部门规定办理。

      4.收费标准

      ⑴参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每生每学年8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每生每学年13000元;

      ⑵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拟定每生每学年14000元(收费政策若有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标准执行)。

      5.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我校设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等,更好地支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6.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

      7.香港、澳门、台湾学生报考我校研究生请参见《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港澳台学生攻读內地(祖国大陆)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 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8-12-29
      • 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已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学校现设有体育与健康学部、人文社科学部、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体育工程学部4个学部,体育与健康学部下设教育学院、心理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体能训练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7个学院;人文社科学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体育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国际文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冬奥培训学院)8个学院;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下设中国足球运动学院、中国篮球运动学院、中国排球运动学院、中国冰球运动学院(中国冰壶运动学院)、中国游泳运动学院、中国田径运动学院、中国极限运动学院、中国马术运动学院、中国教练员学院、竞技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11个学院(校);体育工程学部下设体育工程学院。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校、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设在学校。

        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现有27个本科专业,分别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广告学、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舞蹈表演、运动康复、休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教育学、经济学、网络与新媒体、德语、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俄语、旅游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能训练。学校学科布局涉及教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体育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在前3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第4轮全国学科评估A+。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体育、艺术和新闻与传播3个专业硕士学位以及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万余名,其中本科生9000余名,研究生近3000名。近5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超过北京地区高校平均就业率水平。

        学校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坚持高端化、贯通化、国际化和协同化四化人才培养方法,加强体育与教育、科技、文化深度融合,为体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新型体育人才。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优秀体育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干部,为中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及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曾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由国际奥委会授予的体育与社会责任奖。学校3任校长钟师统、马启伟、金季春分别荣获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学习和研究奖体育与教育奖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50多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8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是2012年以来唯一每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中文体育类期刊。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外开放参观的重点单位之一,北京体育大学是向世界展示新中国体育成就的重要窗口。建校至今,学校已与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3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为106个国家培养了留学生15000余名,其中,阿列克马迪申(Oleg Matytsin)博士2015年当选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先后授予克罗地亚前总理、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兹拉特科马泰沙(Zlatko Matesa)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Jacques Rogge)8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国家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吉安弗兰克卡斯帕(Gian Franco Kasper)、国际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Kate Caithness)、国际雪车和钢架雪车联合会主席伊沃费里亚尼(Ivo Ferriani)、国际篮球联合会主席帕特里克鲍曼(Patrick Baumann)、国际滑雪联合会秘书长萨拉露易斯(Sarah Lewis)、瑞士联邦体育局副局长、体育学院院长瓦尔特孟吉森(Walter Mengisen名誉教授称号。学校依托国际化办学平台,统筹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建立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方位国际合作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体育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

        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北京体育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199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991日,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北京体育大学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新闻与传播硕士,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

        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3各项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四)参加单独考试的和同等学历的考生

        报考时除满足报考条件外,应注意以下事项:

        1.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仅限报考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两个专业,并且报名点只能选择北京体育大学考点。

        2.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现场确认时须提交专家推荐表两份,出示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函以及本科毕业证、学位证的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3.同等学历的考生,不得跨专业报考。

        4.同等学历的考生在报考时,须已进修完相近专业的本科课程,需提供教务部门出具的正式成绩单。

        5.参加单独考试的和同等学力的考生报考时,须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五)跨专业报考的考生身份认定请见表1,是否属于跨专业报考由我校认定。

        1 学术学位跨专业报考的考生身份认定

         

        三、招生人数

        12019年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全日制暂定760人、非全日制暂定100人,具体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文件下达数为准。

        2.各专业、研究方向拟招人数将以教育部2019年正式文件下达的硕士生招生总人数和实际参加复试考生情况做适当调配,本次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人数)仅供参考。

        32019年我校拟接收160名推免生,推免生本科所学专业应与报考专业相一致。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时间:20181010日至1031日(每天9:00—22:00)。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报名流程:

        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北京体育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考生考前只填报我校专业目录公布的一个专业。

        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我校的规定任选一种(英语一,英语二)。

        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现场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1.现场确认时间及地点:以考生所选考点通知或公告为准。逾期不再补办。

        北京体育大学报考点:118-10日,每天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00;地点,校内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馆南侧二层。

        2.现场确认要求:

        报考我校的北京地区考生(含北京体育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以及报考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必须选择北京体育大学报考点,并在北京体育大学参加现场确认和考试。

        报考我校的其他考生(含北京体育大学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工作单位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具体要求见我校网上报名公告。

        3.现场确认程序:

        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201991日前可取的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交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供核验。

        所有考生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具体缴费方式以报名点要求为准)。

        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五、考生资格审查

        1.我校将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

        2.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予考试。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我校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否则不得准予考试。

        3.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

      • 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六、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本人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准考证》具体下载时间及方式详见研招网相关通知。

        (二)初试

        1.初试日期:20181222日至12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25日进行(上午8:30开始)。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该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2.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详情请见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3.初试地点:以报考点指定为准,考前考生向报考点咨询。

        4.考生入场时须接受考试安全检查。考生在每科目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考生初试成绩将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请注意查询。

        (三)复试

        1.初试合格的考生才能进入复试。复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内容另行通知。

        2.对同等学力的考生(以报名时为准)和跨专业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方式为笔试。加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加试科目请见表3

        3 加试科目

         

        3. 报考学术学位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考生,报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在复试时测试专项技术。

        七、调剂

        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各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均以教育部公布的政策为准。

        八、体检

        考生复试时应按我校规定到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具体要求与时间另行通知。

        九、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体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将考生考试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未通过者,不予录取。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招收定向培养硕士生均实行合同制。北京体育大学、考生所在用人单位、拟录取为定向培养的考生之间,在考生录取前,分别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

        十、违规处理

        1.对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有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行为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我校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考试工作人员,由教育**或我校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3.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十一、毕业生就业

        硕士研究生按其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

        1.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原定向单位。

        2.非定向硕士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或按照培养合同就业。我校及北京市教委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二、其他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2.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按照军队相关部门规定办理。

        3.收费标准

        参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每生每学年8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每生每学年13000元;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拟定每生每学年14000元(收费政策若有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标准执行)。

        4.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我校设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等,更好地支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5.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

        6.香港、澳门、台湾学生报考我校研究生请参见《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港澳台学生攻读內地(祖国大陆)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 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2018-12-29


      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考研备考—— 学堂选负责的老师,配全套的资料,qq群答疑服务


      帮学堂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体育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学术型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⑵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⑶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 2 年或 2 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 2010 9 1 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北京体育大学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⑷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⑸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4
      .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周岁( 1970 8 31 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
      .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教学领域、运动训练领域、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
      .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竞赛组织领域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一)中第 1 2 4 5 各项的要求;
      2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或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 5 年或 5 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或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报名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 1 2 4 5 各项要求。
      2
      .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 4 年或 4 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或者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 2 年或 2 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四)单独考试和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时除满足报考条件外,应注意事项:
      1
      .单独考试的考生只限报考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两个专业,且报名点只能选择我校。
      2
      .单独考试的考生现场确认时须提交专家推荐表两份,出示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函以及本科毕业证、学位证的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3
      .同等学力者,不能跨专业报考。
      4
      .同等学力者在报考时须已进修完相近专业的本科课程,需提供教务部门出具的正式成绩单。
      5
      .单独考试和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时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五)跨专业报考的考生身份认定请见表 1 ,是否属于跨专业报考由我校研究生院认定。
      1 跨专业报考的考生身份认定


      类别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跨专业考生






      应用心理学

      040203

      本科所学非理学门类中心理学类专业的考生

      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1

      本科所学非教育学门类中体育学类专业的考生

      运动人体科学

      040302

      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03

      民族传统体育学

      040304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15

      本科所学非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

      行政管理

      120401

      本科所学非管理学门类中公共管理学类专业的考生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5

      本科所学非法学门类中法学类和政治类专业的考生

      专业
      学位
      研究

      体育教学

      540101

      本科所学非教育学门类中体育学类专业的考生

      运动训练

      540102

      竞赛组织

      540103

      社会体育指导

      540104


       


       


      注:跨专业报考加“★”的专业须提供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及运动成绩证明,否则不予准考。(六)对在当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作弊的考生,下一年度不允许报考。 三、招生人数 2010年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暂定386人(含计划内及计划外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其中单独考试招收名额10名),具体招生规模以教育部下达数为准。四、报名 (一)网上报名:2010年硕士研究生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的时间为20091016日—1031日(每天早上9:00—晚上22:00);请尽早上网登录,避免高峰时段网络堵塞,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091010日至14日(每天900-22:00)。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⑴ 考生只填报我校专业目录公布的一个专业。 ⑵ 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我校的规定任选一种。 ⑶ 关于调剂: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4.已被我校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二)所有考生(含推荐免试生、单独考试考生)均须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现场确认时间:20091110日至11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报考我校的北京地区考生及单独考试的考生必须选择北京体育大学报考点,并在北京体育大学参加现场报名和考试。报考我校的外埠考生须在考生所在地选择报考点进行报名和考试。 3.确认程序: ⑴ 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我校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⑵ 考生按规定交纳报考费(具体交费方式以报名点要求为准,考生办理报考手续交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⑶ 我校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五、考生资格审查 我校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我校将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弄虚作假、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六、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一)初试 1.初试日期:201019日至110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不在该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2.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详情请见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3.初试地点:以报考点指定为准,考前考生向报考点咨询。 4. 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考生初试成绩将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请注意查询。(二)复试 1.初试合格的考生才能进入复试。复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内容另行通知。 2.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为准)和跨专业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须加试报考专业两门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和参考书请见表2。 表2 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类别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加试科目

      书目编号

      备注






      应用心理学

      040203

      教育学及运动心理学

      ⑴⑵

       

      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1

      教育学及运动训练学

      ⑴⑶

       

      运动人体科学

      040302

       

      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03

      体育社会学及学校体育学

      ⑷⑸

       

      民族传统体育学

      040304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15

      康复医学及运动医学

      ⑹⑺⑻⑼

       

      行政管理

      120401

      管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

      ⑽⑾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5

      伦理学及法学概论

      ⑿⒀

       

      专业
      学位
      研究

      体育教学

      540101

      教育学及体育社会学

      ⑴⑷

       

      运动训练

      540102

       

      竞赛组织

      540103

       

      社会体育指导

      540104

       

      参 考 书 目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院校联合编写

      《运动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张力为、毛志雄主编

      《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全国体院通用教材

      《中国体育社会学》(修订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卢元镇主编

      《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全国体院通用教材

      《康复医学》(3),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版,南登昆主编

      《运动医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运动损伤学双语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矫玮主编

      《实用运动医务监督》,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王林主编

      《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月,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健敏译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教育部面向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月,董克用、叶向峰主编

      《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魏英敏、王泽应主编

      《法学概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吴祖谋主编


      报考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两专业的考生,在复试时测试专项技术。
      七、调剂
        
      调剂复试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均以初试结束后教育部发出的2010年录取工作通知的规定为准。届时,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八、体检
        
      考生复试时应按我校规定到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具体要求与时间另行通知。
      九、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未通过者,不予录取。
        
      参加单考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培养硕士生或委托培养硕士生。招收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硕士生均实行合同制。招生单位、用人单位、拟录取为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的考生之间,在考生录取前,分别签订定向或委培协议书。
      十、毕业生就业
      1
      .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定向或委托单位。
      2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或按照培养合同就业。学校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 2019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经验加小小的真题回忆
      2018-12-28

      听说可以为复试攒人品呢,我记忆力不好,真题就随便回忆一下咯,因为自己备考的时候也看了好多学姐的经验贴(为什么默认是学姐啊啊啊)
      先说政治,选择50分,大题50分,虽然大家都说今年选择题较难,今年考完后朋友圈全是感谢肖大大的,因为肖大大的最后四套基本上都押中,老老实实跟肖秀荣就好了,精讲精练,1000题,早一点刷,最后八套最后四套大题一定要背一定要背一定要背(那个我就看了一遍,惨痛的教训)
      我的二外是西班牙语,题型每一年都在变,今年是30个选择,25个填空关于时态的,一篇阅读,一段汉翻西,一篇作文120字,教材用的是现代西班牙语,我觉得速成西班牙语最好也要看,二外一定要早学早学早学,我学的很晚,教材只看了一两遍,这对一门刚入门的语言是不够的,所以我看到卷子的时候觉得题并不难,比二外日语的应该难度小了很多,但是还是做得不好,我建议大家教材一定要很熟,教材后面的题都做,早点动真题,看一下自己西语水平离考试要求还差多少
      基础英语今年变化也挺大的,只有一篇阅读,一段汉翻英,一段英翻汉,一篇800字的作文。阅读是关于笑和语言的关系,也不再是选择题了,是三个问答题和三句paraphrase,但是问题并不是很像专八那种,比如好像问了篇章的thesis statement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证的,不是像专八一样让你去找细节做题,那个paraphrase,就是让你自己的话改写句子我平时没怎么练,我记得高英(不知道你们用的哪一版,我学校用的张汉熙)书后面有类似的习题,大家可以拿来做一下。翻译我没咋练,因为上半年考了catti,就考前把真题的翻译做了,练一下感觉,翻译保持感觉很重要,而且多练是可以提高速度和质量的,英翻汉我没太懂记不清了,汉翻英比较简单,是关于英国gentleman和中国君子。最要命的就是作文,我看了川大往年的作文材料,去年是从经济学人上截的一篇叫你comment,前些年还有给一首诗的,今年材料还算简单,intercultural dialogue,要求和专八很像,先根据材料写summary,然后再给出你自己的观点并论证,完全就是专八嘛,可是可是要写八百字呢,练练练,没有其他的窍门了,如果明年题型不变的话,我建议就拿专八作文来练,但是要逼自己写到八百字,多练,你就不会觉得八百字很难写了
      最后,也是大家最需要经验的,教材最多的,英语综合: 文学文化语言学各五十分。文化一共四个简答,两个问答,考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欧洲文化入门那本书我觉得明年考的可以看完了,最开始学姐说看到第四章文艺复兴,但是川大逐年往后考,我复习到了第七章浪漫主义,我以为稳了,今年都考到马克思主义了,妈妈的吻哦,所以朋友们,有时间的尽量看完咯,因为前面的内容历年都考了好几遍了比如苏格拉底啊文艺复兴啊,所以出题的老师也要变换着考啊,美国文化没怎么看呢。文化是考了新古典主义,启蒙运动,美国是个大熔炉啥得,还有美国宪法修正案,哎呀记不清了,我究竟是什么猪。
      语言学是六个简答,一个问答,我只看了胡壮麟,学姐们说超纲超纲,我还是没看陆国强的词汇学,朋友们,我的惨痛经历告诉你,真的超纲啊,今年语言学出得和往年也不太像,这一块我实在没有发言权,我到十二月才开始看,千万别学我啊,语言学没有文学文化容易理解,还是早点看哈
      文学是四个简答,两个问答,考了新古典主义,超验主义,TS 艾略特的荒原,嘉丽妹妹,因为我就是选的文学方向,比较喜欢文学所以这一块我用时间较多,看书也不觉得枯燥,关于官网列出的四大本,大家可以早点看,因为实在很厚啊,而且也是全英,我觉得圣才的教材用书很好,后面的题也很有代表性,今年川大题型变动很大,如果只看往年的文学题,我觉得看圣才都够了。
      暂时就说到这儿了,有什么问题的话大家可以在下面问哦,对了,我最近想写一个公众号,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关注: 奇情异想(还没开始写呢,我要先嗨十天十夜),主要关于英美文学,也会归纳一些川大易考考点,名词解释,希望也可以为复试做准备,或者为二战做准备nono,最重要的是可以激励自己去多读原著,不管能不能考上,我都觉得考研的过程中我是有收获的,我都感谢那个努力过的自己。最后川大真的很不错啊,他们厕所还有纸呢,啊哈哈哈

    •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8-12-28

      从四川大学研究生院获悉,2019年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还未公布,考生可参考2018年公布的版本,一般相近两年基本没有变化。具体如下:

      四川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四川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首批认定的 “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也是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本章程适用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一、招生人数

      2018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7558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74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818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学术学位约招3530名左右,专业学位约招2210名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部招收专业学位。所有专业代码中第三位为“5”的学科专业为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各招生单位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包括接收推荐免试生、统考生、联考生、单考生等),实际录取数待国家招生计划下达后综合考生报考情况、考试情况方能确定。

      各学科专业、领域(除工商管理硕士(EMBA方向)、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外)均可接收应届本科推荐免试研究生,2018年预计接收推荐免试生2000名左右。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1日,下同)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外语通过国家四级(425分以上)或通过在职人员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以及在核心期刊上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复试时须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复试时应交验大专毕业证书、结业证书及同等学力证明材料原件。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EMBA方向)、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有关规定执行。

      4.报名参加除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EMBA方向)、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第()中的各项要求。

      5.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只招收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与报考领域相关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与报考领域相关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统考科目中的英语、思想政治理论、数学、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和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均由我校自主命题。考试科目中的其余统考科目,均使用国家命制的统考科目试题。网报时选择一组考题,报名结束后,由我校统一修改科目代码。

      单考初试合格考生与统考考生一并参加复试,依据初试和复试综合计算后的总入学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录取。

      ()推免生的报考

      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规定截止日期前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具体情况详见《四川大学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除推免生外的所有考生(包括统考生、单考生、联考生)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及缴费后,才能进行现场确认。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网上报名时间

      20171010日至10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报名地址:

      ()现场确认时间

      详见考生网报时选择报考点的现场确认公告。

      四川大学考点(5101)现场确认时间为2017118-11日,具体安排详见11月初公布的《2018年报考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四川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安排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在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为避免多占考位,影响其他考生报考,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3.在录取当年9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需登录研招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现场确认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须在现场确认时间截止前将《报考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寄送到四川大学研招办,否则将不被纳入本计划报考。面向西藏基层干部报考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请选择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具体报考条件另行通知。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如实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现场确认时应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

      9.以下考生的报考点必须选择为5101(四川大学),必须来四川大学进行现场确认和考试:

      (1)考试方式为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的考生;

      (2)选择第四单元考试科目代码为501502503504505509510的考生。

      由于考点容量有限,请以上考生尽早报名。

      10.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为20171223日至1224(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25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不超过14:30)。初试科目详见《四川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中的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4英语二、202俄语、203日语、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全国联考科目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为全国统考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由我校自主命题。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4.学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划定初试合格分数线。初试成绩满足学校和院系要求的考生参加复试。复试地点统一安排在四川大学,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复试是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加专业知识综合笔试方式进行。

      6.同等学力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后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7.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复试时不加试。

      五、体检

      体检时间:考生复试期间,具体时间详见各招生单位复试通知。

      体检医院:四川大学校医院。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的规定和要求执行。

      六、录取

      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综合加权计算得出,考生按入学考试总成绩排队录取。所有拟录考生必须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拟录取的非定向就业类别硕士生,须调档审查合格后,发给录取通知书;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录取考生于2018年秋季入学,报到时须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

      七、联系方式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请查阅《四川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联系方式》

      八、其它说明

      1.学费与奖助金:四川大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投入机制、奖助和收费等政策按《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和四川省《关于加强我省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4430)文件规定执行。四川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备,由国家奖助金和学校奖助金两部分构成。国家奖助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金包括学校学业奖学金和学校三助岗位津贴。具体情况请详见《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修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奖助金。

      2.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部分学制为2年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3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5年。

      3.考生报考须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在复试时进行审查,一经查实不符合报考条件,将取消报考,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有关研究生招生信息和动态请密切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四川大学研究生院主页

       

    • 四川大学商学院2019年非全日制(双证)工程管理硕士(MEM)招生简
      2018-12-28

      【摘要】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80年代后在发达国家的百余所高校普及。

      四川大学商学院是全国第一批具有工程管理硕士招生资质的培养单位。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我校工程管理硕士(MEM)发展,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四川大学商学院2019年仅招收非全日制(双证)工程管理硕士,报考专业代码125600。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根据学位办文件指出,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与全日制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一、培养目标

      四川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二、项目特色

      (一)国际认证。四川大学商学院是首批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合作培养单位。与IPMP签订认证合作协议,凡为我院正式的工程管理硕士(已通过全国联考并正式录取为该培养单位的工程管理硕士)并完成与IPMP相关的课程,根据有关要求(必修课平均80分以上),可直接申请IPMP相关级别认证。其中D级可直接申请获得,C级及以上级别可免考笔试,只需参加面试和案例讨论。(具体政策以IPMP官方发布为准)

      (二)国内外学术交流、讲座论坛。共享商学院校企论坛、交流等资源;提供与工程管理领域相关专家、国内外企业杰出管理者的交流平台。

      三、报考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四、报名及考试方式

      报名包含 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和打印准考证三个阶段

      网上报名

      (一)网上报名时间

      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

      (网上预报名时间: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 22:00)

      (二)报名流程

      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现场确认

      1. 现场确认的时间和地点根据选择报考点而定,请务必根据研招网报名系统提示和与报考点所在院校确定,切勿错过现场确认。

      2. 选择四川大学考点(5101)现场确认时间在2018年11月7日-10日,具体详见11月初公布的现场确认安排和注意事项(网址gs.scu.edu.cn)。

      打印准考证

      2018年12月14日至12月24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请务必多打印几份,复试期间也需提供此准考证)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最终考试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12月22日上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2日下午 外国语二

      复试方式(2019年3月下旬左右,以挂网为准)

      复试地点统一安排在四川大学,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科目一:专业课笔试(项目管理学)

      科目二:政治

      科目三:综合面试

      (具体时间和内容以挂网为准)

      五、培养方式与年限

      (一) 学习方式:非全日制,具体上课时间根据学生需求综合而定。

      (二) 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以厚基础理论、重

      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为特点,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际类课程。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环节,鼓励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1... 5657585960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