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69-9987 ·收藏页面 ·返回主站
欢迎访问卓而越教育|卓越考研南京分校官方网站!

资讯动态

News and information

  • 2024-02-01
    2024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招考试初试查分公告各位考生:根据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要求,现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复核相关事宜通知如下:1. 查询开始时间:2月26日早9点2. 查询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hsi.com.cn/apply/cjcx/3. 成绩复核:如对初试成绩有疑议,请于2月28日早9点...
  • 2021-10-14
    10月9日,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两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启动的通知》,确定了首批20个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试点期限为2年。《通知》强调:各试点高校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和《...
  • 2021-09-05
    教学函〔202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为做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现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教育部2021年8月30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
    • 江财Mpacc考研的几点忠告及答疑
      2019-03-13

      过来人分享:江财Mpacc考研的几点忠告及答疑


      从考研结束到现在入学一个多月,一晃眼的时间。一直都想随意写些东西,纪念一下我的这段考研经历。却一直由于各种原因,直到现在才决定动笔。
      自我介绍一下,楼主不是大神,不是学霸,只是普通人。13年以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坏的成绩,考到了江财MPAcc
      现在入学一个多月,感觉研究生需要提升的东西太多了。
      现在每每看到校园里行色匆匆的考研战士,不禁会回想起去年这时的自己。
      关于学习方法和安排的帖子已经很多了,不再累叙。
      十月十一月,金秋收获的季节,但于考研,却是最黑暗最烦心最挣扎的一段时间。
      长时间复习的劳累,日益紧迫的考试日,报选学校的纠结,以及旁人纷纷找工作的压力。各种影响因素交织在一起。
      在这儿我就说几点自己的体会和忠告吧。

      一、心态。
      在这段时间,心态的调整尤为重要。因为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你会感觉到烦躁、不安、纠结、怀疑自己的选择。放弃往往很多就出现在这时候。每到这个时候,想想你当初为什么坚持着走到了这里。你要知道,你的所有这些烦躁、不安、纠结、和自我怀疑,统统都是无用功,对你考上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考不考得上,万一考不上怎么办,这些问题都不是你现在所需要考虑的。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抛开一切杂念和干扰,静下心来读书和学习。

      二、踏实。
      其实这点和一是共通的。你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按自己的计划来复习备考。我们来算一笔账,以我考这年江财为例。900多人报考,除去一些报着玩的,以及报多所学校备选的,现场确认估计顶多也就700人。这里面除去裸考的半裸考的、打酱油的、三心二意找工作的,实际有好好准备的估计也就三四百人。而且,每考完一科都会有放弃的人。最后进复试是200人。也就是说,实际与你竞争的,远没有所谓报录比来的可怕。当然了这些数字都是我想当然估计出来的。我想说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毅力能从头到尾认真踏实地坚持走完。而你,只要让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踏实坚持到最后,你就一定会成功。经历过的才知道,这不是大话,也不是哄小孩的话,这是真的。踏实、坚持,你就会有所收获。不要再到处看别人复习的进度来寻求心理上的安慰,也不要因少数学霸神奇的正确率而自叹不如。与其分心感慨这些,不如按自己的计划踏踏实实地复习,做好每一步。

      三、院校的选择。
      关于院校的选择,我想说一些,不过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我的观念是有书读总比没书读强。通过学习,你对自己的实力多少有一定的了解。在院校的选择上,多比较往年的分数线,合理估计自己的实力,选择一所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院校,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一味地盲目追求名校,好高骛远往高了报。哪怕你报的是清华北大,到头来没考上,还不是啥都没有。

      四、最重要的一点,做好后续战斗的准备。
      在完成初试后,我们的考研路其实才刚走了一半,战斗才进行了一半。这点我是深有体会。
      鉴于专硕的特殊性,复试的专业课在专硕录取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同于学硕,考完初试基本就好像没啥事了,我们专硕初试完其实才刚刚开始。复试进的人多,刷的人也多,相当惨烈。这就要求我们有过硬的专业课成绩。因此,考完初试后,休整一两天,就要迅速进入专业课复习的状态,越早越好!相信我,初试过后,必然又会有这样一批人:有的会丢下书本,好似解放了一样先好好玩上一轮,亦或觉得也许考不上,结果到出分发现上了才急急忙忙开始看专业课,又有的干脆去找工作,还有过年的过年。这时候,如果你开始踏实地看专业课,那么你就领先他们不只一点点了。考完初试及早看专业课,这很重要!!
      另外关于初试前是否要着手准备专业课这个问题,我说一下。我个人认为是不必要的。初试前这段时间你就专心把初试弄好。初试完了到复试一般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考完初试,把神马数学逻辑统统扔掉,及早开始专心复习专业课,完全可以。
      说了那么多,有点混乱,我是想到啥说啥,把自己心里的一些想法给说出来。
      我是普通人,如果有大神学霸看了,不要嘲笑。
      如果对正在看此文的你们能有一点点的帮助,我就知足了。

       

    • 江西师范大学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考研大纲
      2019-03-11

      江西师范大学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考研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863 、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1.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2.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3.程序填空与程序分析题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

      4.解答题:4小题,第小题10分,共40

      5.算法与程序设计题: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14分,第3小题18分,共46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课程主要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程序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 概论


      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与术语

      2.算法与算法分析

      第二章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

      1.线性表

      2.顺序表及其应用

      3.栈的概念及其应用

      4.队列的概念及其应用

      第三章 线性表及其链式存储

      1.链式存储

      2.单链表

      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及其应用

      4.循环单链表与双链表

      5.链式栈与链式队列

      第四章 字符串、数据与特殊矩阵

      1.字符串及模式匹配

      2.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3.稀疏矩阵

      第五章 递归

      1.递归的基本概念与递归程序设计

      2.递归程序设计执行过程的分析

      3.递归程序到非递归程序的转换

      第六章 树

      1.树的概念

      2.树的存储结构

      3.树的遍历

      第七章 二叉树

      1.二叉树的基本概念

      2.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递归与非递归)

      4.穿线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与构造

      5.树、森林和二叉树的转换

      第八章 图

      1.图的基本概念

      2.图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法、邻接表法)

      3.图的遍历

      4.生成树与最小生成树

      5.最短路径

      6.拓扑排序

      7.关键路径

      第九章 检索

      1.检索的基本概念

      2.线性表的检索

      3.二叉排序树

      4.平衡二叉排序树

      5Huffman

      6B-

      7.散列表的检索

      8.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

      第十章 排序

      1.排序的基本概念

      2.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3.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

      4.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5.二路归并排序(merge sort

      6.基数排序

      7.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

      8.内部排序算法的应用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二版,李云清,杨庆红,揭安全 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978-7-115-20703-6

       

    • 2019年天津科技大学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硕士复试专业综合笔试复习大纲
      2019-03-10

      2019年天津科技大学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硕士复试专业综合笔试复习大纲

      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
      2019年硕士复试专业综合笔试复习大纲
      1.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科目复习提纲
      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01、02研究方向)
      085221轻工技术与工程(03、04、07、08研究方向)(专业学位)
      复试科目:印前图像处理技术、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
      复习大纲:
      一、印前图像处理技术复习大纲
      要求掌握的基本内容
      1.掌握光学密度、网点成数(面积覆盖率)、层次、阶调、反差、网点角度、加网线数、灰平衡、分辨率(ppi、lpi、dpi)等基本概念。
      2.熟悉扫描仪分类和结构,扫描仪工作原理和扫描仪性能与参数。
      3.掌握分色的原理,为何要进行层次校正和颜色校正。
      4.熟悉数字原稿常用的电子文件格式,学会计算文件的大小。
      5.掌握什么是四色工艺、非彩色结构工艺,黑版的作用。
      6.熟悉什么是页面描述语言和光栅图像处理器(RIP)。
      7.熟悉激光照排机种类与工作原理。
      8.掌握印刷品的色彩再现的原理。
      9.论述网络技术在印前设计及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二、印刷原理及工艺复习大纲
      要求了解和掌握的基本内容:
      1.润湿与润湿方程。
      2.油墨的附着与油墨转移方程。
      3.印刷压力与包衬理论。
      4.胶印的水墨平衡。
      5.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与计算。
      6.柔性版印刷输墨形式与印版变形的尺寸补偿。
      7.丝网印刷原理。
      8.油墨叠印、印刷静电、墨雾、网点增大、相对反差、墨层厚度含义、计算及控制。
      三、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复习大纲
      要求了解和掌握的基本内容:
      1.重点掌握密度和色度检测技术。
      2.了解密度计和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原理。
      3.掌握密度测量和色度测量在印刷工业中的应用。
      4.掌握影响彩色印刷图像质量的变量。
      5.熟悉布鲁那尔测控条和GATF测控条的使用方法,会对彩色印刷过程的网点增大、实地密度、叠印率等技术参数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检测。
      6.掌握印刷品的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
      7.了解常用的印刷标准。
      印刷方向参考书目: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作者

      出版社

      版次

      印前图像处理技术

      数字化印前处理原理与技术 

      金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

      印刷原理及工艺

      印刷设备与工艺

      唐万有 等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07年5月第一版

      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

      胶印质量控制技术

      李小东等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06年3月第一版


      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03、04研究方向)
      085221轻工技术与工程(01、02、05、06研究方向)(专业学位)
      复试科目:包装结构设计、包装工艺学
      复习大纲:
      1.了解折叠纸盒成型方法、结构特点;掌握有关基本结构类型概念;纸包装角成型理论;掌握瓦楞纸箱结构设计基础知识,如箱型、箱形(尺寸比例)、尺寸计算、强度计算,并且会通过强度计算公式选择合适的材料配比。
      2.掌握模塑(压制、压铸)与吹塑包装容器的结构类型和设计要点,掌握瓶型的结构设计,了解影响尺寸精度的条件及尺寸设计;了解玻璃包装容器的基本类型及结构名称等,重点掌握玻璃容器瓶体和瓶口结构。了解金属包装容器的基本类型及结构名称等。重点掌握三片罐、两片罐,了解金属桶与提桶的结构与设计方法,掌握二重卷边结构,了解三重卷边结构。
      3.了解贮运过程中引起产品品质发生变化的因素。掌握包装技术原理。掌握包装工艺设计及工艺规程的制定。
      包装方向参考书目: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作者

      出版社

      版次

      包装工艺学

      包装工艺学

      潘松年

      文化发展

      出版社

      2011年7月第四 版

      包装结构设计

      包装结构设计

      孙诚

      中国轻工

      出版社

      2014年6月第四 版


      2.同等学历加试科目复习大纲
      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01、02研究方向)
      085221轻工技术与工程(03、04、07、08研究方向)(专业学位)
      加试科目:印前图像处理原理及工艺、印刷设备与工艺
      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03、04研究方向)
      085221轻工技术与工程(01、02、05、06研究方向)(专业学位)
      加试科目:包装结构设计学、运输包装
      复习大纲:
      一、《印前图像处理原理及工艺》复习大纲
      1.印前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印前的含义及内容;颜色的属性及分类;数字图像的组成及特点。
      2.阶调复制原理重点掌握:阶调与层次的含义;密度的定义、测量方法;阶调层次复制曲线的调整;阶调层次如何校正;调幅网点及特征;调频网点及特征。
      3.加网技术重点掌握:数字加网的核心问题;记录栅格与记录分辨率的关系;数字调幅加网的方法及优缺点;抖动技术。
      4.颜色复制原理重点掌握:图像颜色的复制过程;色彩的分解、色彩的合成;黑版的生成与控制;灰平衡的复制与控制。
      5.PostScript与RIP重点掌握:PostScript语言的特点;RIP的含义、功能、种类、方式;PDF文件。
      6.数字原稿的输入重点掌握:原稿的模数转换过程;扫描仪的种类及参数指标;图像文件的储存。
      7.印前处理技术与方法重点掌握:黑白场定标;清晰度的调整;陷印;折手及拼大版。
      8.输出技术重点掌握:打样的目的和分类;胶片的曝光及冲洗加工;PS版的制作及质量控制;数字印刷的原理。
      二、《印刷设备与工艺》复习大纲
      要求了解和掌握的基本内容:
      1.润湿与润湿方程。
      2.油墨的附着与油墨转移方程。
      3.印刷压力与包衬理论。
      4.胶印的水墨平衡。
      5.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与计算。
      6.凹版印刷输墨形式与静电输墨。
      7.柔性版印刷输墨形式与印版变形的尺寸补偿。
      8.丝网印刷原理。
      9.单张纸印刷定位、递纸、检测原理。
      10.油墨叠印、印刷静电、墨雾、网点增大、相对反差、墨层厚度含义、计算及控制。
      11.平版印刷印版位置的调节原理及方法。
      三、《包装结构设计学》复习大纲
      1.绪论重点:了解广义及狭义的包装结构;掌握结构设计的目的要求及功能;了解包装设计、材料与机械间的关系;掌握包装结构设计、造型设计与装潢设计的关系。
      2.结构设计通则重点:掌握纸包装结构设计绘图符号、计算机设计代码、设计尺寸标注,能熟练的绘制纸包装结构设计图;掌握纸板纹向及瓦楞纸板楞向的概念,根据不同盒(箱)型熟练选择正确纹(楞)向;了解纸包装各部分的结构名称;掌握塑料、金属、玻璃等非纸材料包装容器的绘图设计符号及尺寸设计标注方法;了解人类工效学及人体测量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在包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3.折叠纸盒结构设计重点:了解以耐折纸板为材料的折叠纸盒成型方法、结构特点;掌握有关基本结构类型概念;纸包装角成型理论;盒型关键结构的设计方法。
      4.瓦楞纸箱结构设计重点:了解和掌握瓦楞纸箱结构设计基础知识,如箱型、箱形(尺寸比例)、尺寸计算、强度计算,并且会通过强度计算公式选择合适的材料配比。
      5.塑料包装容器结构设计重点:掌握模塑(压制、压铸)与吹塑包装容器的结构类型和设计要点,掌握瓶型的结构设计,了解影响尺寸精度的条件及尺寸设计,初步了解其它成型塑料包装容器的结构。
      6.玻璃包装容器结构设计重点:了解玻璃包装容器的基本类型及结构名称等,重点掌握玻璃容器瓶体和瓶口结构。
      7.金属包装容器结构设计重点:了解金属包装容器的基本类型及结构名称等。重点掌握三片罐、两片罐,了解金属桶与提桶的结构与设计方法,掌握二重卷边结构,了解三重卷边结构。
      8.瓶盖结构设计重点:了解能与塑料和玻璃瓶罐相配合的瓶盖封闭物的功能、基本类型、材料。重点掌握密封原理、密封类型及各种瓶盖的结构。
      9.气压喷罐结构设计重点:对气压喷罐包装有一初步认识,使之了解气压喷罐包装基本工作原理。
      四、《运输包装》复习大纲
      1.了解振动定义、分类、运动特点;掌握单自由度线性系统振动(自由振动、强迫振动)的运动方程、特点;了解随机振动。
      2.掌握流通环境的冲击特性、振动特性;了解流通环境的气象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的分类、简化和量化标准。
      3.掌握产品脆值的概念、意义和脆值确定的方法;掌握冲击损坏边界理论。
      4.熟悉常用缓冲包装材料的分类、特点。
      5.了解缓冲包装设计的要求、形式,掌握缓冲包装设计六步法,熟悉缓冲垫结构设计;了解缓冲包装系统最新发展。
      6.了解集合包装的作用与方法;掌握主要运输包装容器选用、设计。
      7.掌握合理的运输包装应具备的条件;了解运输包装件规格标准化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运输包装标志的分类及使用。
      8.熟悉运输包装件测试方法:振动试验、冲击试验、压力试验。
      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作者

      出版社

      版次

      印前图像处理原理及工艺

      数字化印前处理原理与技术

      金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5月第1

      印刷设备与工艺

      印刷设备与工艺

      唐万有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075月第1

      包装结构设计学

      包装结构设计

      孙诚

      中国轻工出版社

      20146月第四版

      运输包装

      物流运输包装设计

      彭国勋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121月第二版


       

       

    • 江西师范大学 招生考试英语试卷
      2019-03-10

      江西师范大学 招生考试英语试卷

      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0.5 point each, 5 points)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10 short conversation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Both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each question there will be a pause.

      During the pause, you must read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and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1.

      A) See a doctor

      B) Stay in bed for a few days.

      C) Get treatment in a better hospital.

      D) Make a phone call to the doctor.

      2.

      A) The 2:00 train will arrive earlier.

      B) The 2:30 train has a dining car.

      C) The woman prefers to take the 2:30 train.

      D) They are gong to have some fast food on the train.

      3.

      A) She has been longing to attend Harvard University.

      B) She’ll consider the man’s suggestion carefully.

      C) She has finished her project with Dr. Garcia’s help.

      D) She’ll consult Dr. Garcia about entering graduate school.

      4.

      A) Alice didn’t seem to be nervous during her speech.

      B) Alice needs more training in making public speeches.

      C) The man can hardly understand Alice’s presentation.

      D) The man didn’t think highly of Alice’s presentation.

      5.

      A) It’s worse than 30 years ago.

      B) It remains almost the same as before.

      C) There are more extremes in the weather.

      D) There has been a significant rise in temperature.

      6.

      A) At a publishing house.

      B) At a bookstore.

      C) In a reading room

      D) In Prof. Jordan’s office

      7.

      A) The man can stay in her brother’s apartment.

      B) Her brother can help the man find a cheaper hotel.

      C) Her brother can find an apartment for the man.

      D) The man should have booked a less expensive hotel.

      8.

      A)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listening.

      B) It’s most helpful to read English newspapers every day.

      C) It’s more effective to combine listening with reading.

      D) Reading should come before listening.

      9.

      A) It can help solve complex problems.

      B) It will most likely to prove ineffective

      C) It is a new weapon against terrorists.

      D) It will help detect all kinds of liars.

      10.

      A) Help the company recruit graduate students.

      B) Visit the electronics company next week.

      C) Get apart-time job on campus before graduation.

      D) Apply for a job in the electronics company

      Section B (one point each, 10 points)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3 short passages. At the end of each passage,

      you will hear some questions. Both the passage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question, you must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Passage One

      Questions 11 to 13 are based on the passage you have just heard.

      11.

      A) It ha been proven to be the best pain-killer.

      B) It is a possible cure for heart disease.

      C) It can help lower high body temperature effectively.

      D) It reduces the chance of death for heart surgery patients.

      12.

      A) It keeps blood vessels from being blocked.

      B) It speeds up their recovery after surgery.

      C) It in creases the blood flow to the heart.

      D) It adjusts their blood pressure.

      13.

      A) It is harmful to heart surgery patients with stomach bleeding.

      B) It should not be taken by heart surgery patients before the operation.

      C) It will have considerable side effects if taken in large doses.

      D) It should not be given to patients immediately after the operation.

      Passage Two

      Questions 14 to 16 are based on the passage you have just heard.

      14.

      A) They strongly believe in family rules.

      B) They are very likely to succeed in life.

      C) They tend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mselves

      D) They are in the habit of obeying their parents.

      15.

      A) They grow up to be funny and champing.

      B) They often have a poor sense of direction.

      C) They get less attention from their parents.

      D) They tend to be smart and strong-willed.

      16.

      A).They usually don’t follow family rules.

      B).They don’t like to take chances in their lives.

      C).They are less likely to be successful in life.

      D).They tend to believe in their parent’s ideas.

      Passage Three

      Questions 17 to 20 are based on the passage you have just heard.

      17.

      A) They wanted to follow his example.

      B) They fully supported his undertaking.

      C) They were puzzled by his decision.

      D) They were afraid he wasn’t fully prepared.

      18.

      A) It is more exciting than space travel.

      B) It is much cheaper than space travel.

      C) It is much safer than space travel.

      D) It is less time-consuming than space travel.

      19.

      A) They both attract scientists’ attention

      B) They can both be quite challenging

      C) They are both thought-provoking.

      D) They may both lead to surprising findings.

      20.

      A) To show how simple the mechanical aids for diving can be.

      B) To provide an excuse for his changeable character.

      C) To explore the philosophical issues of space travel.

      D) To explain why he took up underwater exploration.

      Part I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0.5 point each, 10 points

      DirectionsThere are 3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and D).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21The girl in the photo wears a broad smileher wavy hair _______ over her

      shoulders

      Aflows

      Bflow

      Cflowing

      Dflowed

      22Experts believe the large number of cancer cases in the area is _______ the new

      nuclear power station

      Aresulted from

      Bconcerned about

      Crelated to

      Ddependent on

      23The car manufacturer has laid _______ 1000workers because of the drop in

      sales

      Aout

      Bdown

      Caside

      Doff

      24John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the competition proved that he was a _______

      winner

      Aworthwhile

      Bworthy

      Cworth

      Dworthless

      25Nowhere else along the coast _______ such shallow water so far from land

      Ais there

      Bis it

      Cthere is

      Dit is

      26The decision _______ the next problem was how to make a good plan

      Ahas been made

      Bwere made

      Chaving been made

      Dmaking

      27Paul was so _______ about his baldness that he wore a hatwhether it was winter

      or summer 

      Aself-composed

      Bself-conscious

      Cself-confessed

      Dself-confident

      28Sarah put in a special _______ for an extra days holiday so that she could attend

      her friends wedding

      Ainquiry

      Bappeal

      Cproposal

      Drequest

      29Mary has just bought herself _______ dress

      Aan expensive blue cotton

      Ba cotton blue expensive

      Ca blue expensive cotton

      Da cotton expensive blue

      30The manager thought _______ the problem for three days before he finally made

      the decision

      Aon

      Bin

      Cover

      Ddown

      31Patrick has never learned a foreign language_______

      Anor does he think he has to

      Bneither he thinks he has to

      Che thinks he has not toeither

      Dhe doesnt think he has to

      32If reading is to accomplish anything than _______ timeit must be active

      Aspending

      Bpassing

      Cwasting

      Didling

      33MrWhite is over eightybut he still _______ his position as chairman of the

      board and will not retire

      Agoes in for

      Bgets on with

      Cfalls back on

      Dholds on to

      34I cant find my glovesI must have _______ them on the bus when I came home

      from school

      Aleft

      Blost

      Cforgotten

      Dmissed

      35The newsthough not wholly badwas so _______ that I could no longer

      concentrate on my work

      Adisturbing

      Bdisastrous

      Canxious

      Dregretful

      36The critics considered only the undesirable qualities in the artists workwhile

      ignoring or _______ the more desirable ones

      Acriticizing

      Boverlooking

      Cdeserting

      Dflattering

      37I got caught in the traffic _______ I would have been here sooner

      Ahowever

      Balthough

      Canyway

      Dotherwise

      38Harvard University and MIT are _______ the fourth and fifth largest employers in

      the area

      Arepresentatively

      Brespectively

      Crespectably

      Drespectfully

      39You said the books were on the shelfbut _______ there

      Athere was no one

      Bthere were none

      Cthere were no ones

      Dwas none

      40Human facial expressions differ from those of animals in 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can be _______ controlled and modified

      Adeliberately

      Bnoticeably

      Cdelicately

      Dinstinctively

      Part Reading Comprehension 20 points

      DirectionsThere are four passages in this part.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ome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 and D).You should decide on the best choice an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Passage One

      Questions 41 to 4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Statuses are marvelous human inventions that enable us to get along with one another

      and to determine where we "fit" in societyAs we go about our everyday liveswe

      mentally attempt to place people in terms of their statusesFor examplewe must

      judge whether the person in the library is a reader or a librarianwhether the telephone

      caller is a friend or a salesmanwhether the unfamiliar person on our property is a

      thief or a meter readerand so on

      The statuses we assume often vary with the people we encounter and change

      throughout lifeMost of us canat very high speedassume the statuses that various

      situations requireMuch of social interaction consists of identifying and selecting

      among appropriate statuses and allowing other people to assume their statuses in

      relation to usThis means that we fit our actions to those of other people based on a

      constant mental process of appraisal and interpretationAlthough some of us find the

      task more difficult than othersmost of us perform it rather effortlessly

      A status has been compared to ready-made clothesWithin certain limits the buyer

      choose style and fabricBut an American is not free to choose the costume of a

      Chinese peasant or that of a Hindu princeWe must choose from among the clothing

      presented by fitas well as by our pocketbookHaving made a choice from minor

      adjustmentswe tend to be limited to what the stores choice among them is limited

      41In the first paragraphthe writer tells us that statuses can help us _______

      Adetermine whether a person is fit for a certain job

      Bbehave appropriately in relation to other people

      Cprotect ourselves in unfamiliar situations

      Dmake friends with other people

      42According to the writerpeople often assume different statuses _______

      Ain order to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others

      Bin order to better identify others

      Cas their mental processes change

      Das the situation changes

      43The word "appraisal" most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involvement

      Bappreciation

      Cassessment

      Dpresentation

      44In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second paragraphthe pronoun "it" refers to" _______"

      Afitting our actions to those of other people appropriately

      Bidentification of other peoples statuses

      Cselecting ones own statuses

      Dconstant mental process

      45By saying that "an American is not free to choose the costume of a Chinese

      peasant or that of a Hindu prince"the writer means _______

      A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styles of clothes

      Bready-made clothes may need alterations

      Cstatuses come ready made just like clothes

      Dour choice of statuses is limited

      Passage Two

      Questions 46 to 5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What kind of human being will the future spaceman beWill he need bones of steel

      and powerful muscles to resist rocket thrustthe lungs of a glass blowera mighty

      heartthe calmness of an acrobatunconscious death urgesor a schizophrenic(患

      精神分裂症的)drove toward isolation Popular ideas of a spaceman tend to be

      funny composites of fiction and fact

      A more realistic portrait emerges from the young science of bioastronauticsthe

      newest and strangest of medical disciplinesThe astronaut may be described as a

      young man of high intelligence who is normal to an abnormal degreeOn earth he

      may well have been a high jumper, or acrobatHe must be highly motivatedcarefully

      trainedand he must want to come back

      His heart and lungs must be healthy but need not be exceptionally developedfor his

      cabin will be pressurizedHuge muscles may actually be disadvantageousfor he will

      have almost no way to get exerciseand he will find that the strength of a year-old

      child is adequate in the weightlessness of spaceA firm body and a short, strong neck

      will help him to withstand the tremendous forces encountered at take-offMost

      important physicallyhis digestive system must be one that will not be upset by

      weightlessnesshe must not be subject to motion sickness

      46All the following are popular beliefs about the future spaceman EXCEPT that

      _______

      Afaced with isolationhe is brave enough and not liable to go mad

      Bhe needs to have a strong death complex

      Che must have strong bones and powerful muscles

      Dhe must be cool-headed

      4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considered by the author as a more realistic image

      of the future spaceman

      AHe must have superior intelligence

      BHe is young

      CHe should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survive

      DHe doesnt get upset easily

      48Bioastronautics is mostly related to _______

      Aliterature

      Bthe science of medicine

      Cbiology

      Ddisciplines and regulations

      49"normal to an abnormal degree"Para3means _______

      Aseemingly normal but actually abnormal

      Bso ordinary that he is undistinguished in every way

      Cextremely healthyand there is nothing abnormal with him

      Dso normal that no one believes it is true

      50To the future spacemanwhat is most physically important is that _______

      Ahis vital capacity must be as great at a glass blowers

      Bhe must have a short and firm neck

      Chis heart must be comparatively large

      Dhis digestive system should not be upset by weightlessness

      Passage Three

      Questions 51 to 5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With fifteen years Britain and other nations should be well on with the building of

      huge industrial complexes for the recycling of wasteThe word rubbish could lose its

      meaning because everything which goes into the dumps would be made into

      something usefulEven the most dangerous and unpleasant wastes would provide

      energy if nothing else

      The latest project is to take a city of around half a million inhabitants and discover

      exactly what raw materials go into it and what go outThe aim is to find out how

      much of these raw materials could be provided if a plant for recycling waste were

      built just outside the cityThis plant would recycle not only metal such as steellead

      and copperbut also paper and rubber as well

      Another new project is being setup to discover the best ways of sorting and separating

      the rubbishWhen this project is completethe rubbish will be processed like this

      Firstit will pass through sharp metal bars which will tear open the plastic bags in

      which rubbish is usually packedthen it will pass through a powerful fan to separate

      the lightest elements from the heavy solidsafter that founders and rollers will break

      up everything that can be brokenFinallythe rubbish will pass under magnetswhich

      will remove the bits of iron and steelthe rubber and plastic will then be sorted out in

      the final stage

      The first full-scale giant recycling plants are perhaps fifteen years awayIndeedwith

      the growing cost of transporting rubbish to more distant dumpssome big cities will

      be forced to build their own recycling plants before long

      51The phrase "should be well on with..."Para1most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have completed what was started

      Bget ready to start

      Chave achieved a great deal in

      Dput an end to

      52What is NOT mentioned as a part of the recycling process described in paragraph

      3

      ABreaking up whatever is breakable

      BSharpening metal bars

      CSeparating light elements from the heavy ones

      DSorting out small pieces of metal

      53Whats the main reason for big cities to build their own recycling plants

      ATo deal with wastes in a better way

      B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from pollution

      CTo get raw materials locally

      DTo get big profits from those plants

      54The first full-scale huge recycling plants _______

      Abegan to operate fifteen years ago

      Bwill probably take less than fifteen years to build

      Cwill be built fifteen years later

      Dwill probably be in operation in fifteen years

      55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_

      Aa cheap way to get energy

      Bthe location of recycling plants

      Cnew ways of recycling wastes

      Dthe probability of city environment

      Passage Four

      Questions 56 to 6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Do you remember last summerwhen furious travelers were pounding on Congress to

      do something about airline customer serviceAirlines promised to improveand they

      adopted new standards just before ChristmasBut as another summer nearsplenty of

      experienced travelers dont see much improvement in customer service overall.

      This monthth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sDOTinspector generals office will

      issue its first critical article on whether airlines are honoring their promisesOne

      survey suggests problemsThe number of complaints to the DOT about the top 10

      airlines in the first quarter soared 89from a year ago

      Hit last summer by passenger complaints and the threat of consumer-protection laws

      by Congress14 carriers voluntarily agreed to adopt a set of basic customer-service

      standards called Customers FirstFrom immediate refunds to truthful reservation

      agents to toilets that flush during onboard delaysthe "12 commitments" to passengers

      were introduced as a major effort to improve serviceSince thenairlines have been

      redesigning websitesretraining employees and upgrading technology

      RecentlyDOT inspector general Kenneth Meadat McCains requestsent 20

      examiners to airports to document whether each airline is doing what it promised.

      Mead cautions travelers shouldnt expect too muchMost of the promises are aimed at

      better communication with customersnot problems free flights

      "We think passengersboth business and leisureperceive travel as more of a quarrel

      these days"spokeswoman Shelly Sasson says"Some of this is perceptionbut a lot

      is reality""And when improvements are madeit takes a long time for them to be

      noticed"she says

      Nowthe efforts may be workingDuring the first quarterDelta had the

      second-lowest rate of complaints among the top 10carriersStillits ratealong with

      other carriersis up from last yearMcCain and other lawmakers say new consumer

      protection laws arent out of the question if the industrys voluntary program doesnt

      work

      56The passage tells us that _______

      Apassenger complaints increase though airlines have taken steps to improve air

      service

      Bpassenger complaints decrease for airlines have taken steps to improve air

      service

      Cair service has been improved greatly though it is hard to be noticed by

      passengers

      Dair service needs improving badly as the results of passenger complaints

      5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Government has sent officials to check any improvement the air service

      airlines have made

      BSome people suggest passengers show more understanding to airlines about

      their efforts to better air service

      CTo improve air service doesnt mean that there will no longer be any

      deficiencies in air traveling

      DIt is thought that passengers should be patient when they are waiting for any

      improvement made by airlines

      58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sentence "Some of

      this is perceptionbut a lot is reality"?(Para5

      ASome peoples complaints about air service are rather subjectivebut most

      peoples are fairly objective

      BWhen people travel by airthey usually quarrelwhich is a fact passengers all

      see

      CSome people take a biased view on air service because they dont see facts

      DMost people saw factsbut a few people failed

      59The author has written the last paragraph mainly to mean _______

      Athe rate of complaints is going up in all airlines in spite of the efforts they

      made

      Bimprovements some airlines have made are not effectivewhich leads to more

      complaints

      Cthere may be a need to pass laws to improve airline customers service

      Dsome people are too aggressive when complaining about air service though

      airlines have made great efforts on it

      60In paragraph 1the phrase "pounding on" means" _______"

      Astriking at

      Burging

      Cattacking

      Dsoundings with loud noises

      Part IV Writing (25%)

      Directions:

      56Imagine you are a student who wants to apply for the New Star scholarship

      offered by your university. Write a letter to the person concerned which should

      include: 1)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e letter; 2) your qualifications for the scholarship.

      10

      57. Write a short composition of about 200-25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topic given

      below:

      Topic: The Way to Achieve Success. (15%)

      

       

    • 东华大学及研究生教育简介
      2019-03-08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是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学校地处中国上海,占地面积近2000亩,系上海市花园单位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学校已从建校之初的纺织单科院校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199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学校设有纺织、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机械工程、旭日工商管理、服装艺术设计、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学、人文、外语、上海国际时尚创意、马克思主义等14个专业学院,另有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和体育部。学校拥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55个本科专业,学科涉及工学、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共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个上海高校I类高峰学科,同时设有13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2个国家“111”引智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

      按照坚持特色、拓宽基础、加强交叉、按需发展的学科发展思路,学校学科建设成效显著。2012年,7个学科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在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继续领居第一,实现三连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和设计学学科进入全国前20%,其中,设计学列上海高校第一位。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和数学一度入围ESI世界前1%,且排名稳步提升。2016年学校进入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世界大学排名前500强(中国大陆第34);工科学科领域进入软科世界大学学科领域排名(ARWU- FIELD)世界大学排名前150强。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传统,科研项目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连续12年共获得2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收录总数超过世界其他9所著名纺织院校的总和。学校国际专利授权数量、高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在高等院校中名列前茅。大批科研成果应用于航天、军事、建筑、环保、新材料等领域,为我国战略武器的研制,神五至神十载人航天工程和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等的发射成功做出了贡献。当前,对接国家战略特需和国际时尚创意两个制高点,学校积极推进纺织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三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东华大学国际时尚科创中心建设,并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环东华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

      学校秉承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以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为校训,遵循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东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59年,在纺织工程(棉纺)、纺织材料、纺织机械、化学纤维4 个专业培养研究生。近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着力提升研究生招生选拔水平, 推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积极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加快形成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学校培养研究生涉及一级学科32个,覆盖工、理、管、文等十大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9个,分别为工商管理、工程、艺术、国际商务、翻译、工程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和金融,其中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6个。学校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50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之一,涉及10个本科层次专业和6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

      近年来,学校研究生培养有8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获得提名,获奖总数排名全国高校第30位。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首批入选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计划;成立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创业基地、上海市实践育人创新基地和上海首个高校众创空间;东华学子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F和红点国际设计大赛、世界可穿着艺术设计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体育竞赛等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研究生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余篇,申请发明和实用专利200多项,成为学校科研的重要力量。学生就业质量均位于上海高校前列,曾获得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国际化的办学视野,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与世界100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国际大师课程,各类研究生国际访学不断扩大,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60多年来,东华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建设特色东华紧凑东华精致东华的美好愿景为激励,薪火相传,攻坚克难,为全面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 2019年上海大学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细则
      2019-03-07

      2019年上海大学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细则

      时间: 2019/1/30 19:20:00 访问次数:1227

      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关于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加快培养和储备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非通用语种和国际区域问题研究人才。贯彻实施国家留学基金委2019年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方案,特制定我校具体实施办法。

      2019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方式计划选派600

       一、选派类别及资助期限

      1.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6-48个月;联合培养博士生6-24个月。

      2.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2-24个月;联合培养硕士生3-12个月。

      二、选派对象

      (一)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

      1.按需选派有关高校,特别是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培育基地高校及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高校研究人员带课题出国调研、研修或攻读博士学位,加强国别和区域特别是“一带一路”涉及国家研究。

      2.选派拟作为国别区域问题研究后备人才培养的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包括硕博连读),选派国别区域问题研究相关专业的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出国进行联合培养。

      3.选派从事国别与区域研究的科研团队以“项目组”形式派出:“项目组”应由相同或相似专业的成员组成,并且留学目标或研究课题一致。项目组成员为25人,由项目组组长及成员组成。

      (二)外语人才

      主要支持除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以外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

      1.按需支持非通用语种教师培养

      1)选派非通用语种在职教师赴国外研修、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支持选派拟作为非通用语种教学人员培养的英语或其他相近语种专业教师赴海外强化学习或攻读学位。

      2)选派拟作为师资培养的非通用语种在校生赴国外插班学习或联合培养;选派拟作为师资培养的非通用语种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按照学生自愿、择优遴选、按需派出的原则,支持有关高校选派一批英语专业或其他相近语种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外进行强化学习或攻读学位,培养国家亟需但国内暂不能自主培养的非通用语人才。

      3.按照“独有语种成班派出,稀有语种按需选派,招生规模较大语种择优选派”的原则,选派非通用语种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在读期间赴国外插班学习或联合培养。国家留学基金委根据各校语种人才培养实际需要,研究制定各校相关语种本科插班生指导性选派计划,由学校统筹选拔推荐。

      择优遴选非通用语种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4.支持有关单位择优遴选非通用语种自费留学生,按相关要求招录后申请国家公派留学。

      三、资助内容

      享受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人员,由国家留学基金提供留学期间的奖学金和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对攻读学位人员可提供学费资助,对其他人员原则上不提供学费资助。

      纳入与有关国家互换奖学金派出人员,留学期间享受外方政府提供的奖学金,国家留学基金提供互换奖学金补贴及一次往返国际旅费。

      四、申请人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具有学成回国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3.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不具有国外永久居留权。

      4.须符合《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规定的其他条件;纳入互换奖学金者还应符合各互换奖学金选拔简章规定的申请条件。

      5.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我校优秀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在读博士一年级学生申报。申请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学习、研究及工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综合素质良好,学习成绩优异或工作业绩突出,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应届硕士毕业生、在读博士生应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应届本科毕业生应达到校内免试直升研究生水平。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岁(1983320日以后出生)。

      6.联合培养博士生:国内全日制优秀在读博士研究生。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岁(1983320日以后出生);申请时应提交国内外导师共同制定的联合培养计划

      7.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我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在读硕士一年级学生申报。申请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学习、研究及工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综合素质良好,学习成绩优异或工作业绩突出,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1983320日以后出生)。

      8.联合培养硕士生:申请时年龄不超过45岁(1973320日以后出生)。我校在读硕士研究生。申请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和交流能力,综合素质良好,学习成绩优异,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申请时应提交中外双方联合制定的学习计划。

      9. 以“项目组”形式申请国别与区域研究的人员,组长应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项目组”成员可申请的留学身份包括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所有成员均应符合相应身份类别人选条件及要求。申请时须提交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项目组”申请表。

      五、申请程序

      2019年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申请受理时间为2019320日至45日。(我校申报和受理时间提前2)

      1. 各学院采取“个人申请、导师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选派方式进行选拔;

      2. 即日至201935日申请者应准备如下材料,按要求提交至所在学院(材料一式一份,研究生院留存,以下材料1-4项提交原件,其余全部提交复印件不接收原件):

      顺序

      材料内容

      具体要求

      1

      上海大学 “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申请表

      进入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在个人信息栏中提交国家公派出国项目申请表,按要求填写,并在学院填写完成单位推荐意见之后下载打印并盖学院公章

      如本科生申报攻读博士或硕士,没有研究生学号,无法进行网上登录的,

      可下载附件1

      2

      单位推荐意见

      由学院和导师根据研究生具体情况按要求在国家公派出国项目申请表,审核时网上填写

      如本科生申报攻读博士或硕士,没有研究生学号,无法进行网上登录的,

      可下载附件2

      3

      国内导师推荐信

      攻读博士学位及联合培养博士生申请人均需提交,主要内容包括:对申请人推荐意见;重点对申请人出国学习目标要求、国内导师或申请人与国外导师的合作情况及对国外院校、导师的评价等。模板会以邮件的形式发给各个学院的教学秘书,申请人须提交原件,研究生院在最终审核时上传至国家平台。

      4

      校内专家评审意见表

      联合培养博士生申请人需提交,申请审核后并生成留学学号后由研究生院统一开具并上传,学院评审时请填写学院版本, 模板会以邮件的形式发给各个学院的教学秘书,申请人须提交原件,研究生院在最终审核时与学校意见一并上传至国家平台。

      5

      邀请信/入学通知书复印件

      见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提供外方院校录取通知书及免学费或获得学费资助证明(复印件),录取通知书需用对方院校专用抬头纸打印;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提供外方院校的正式邀请函及国内外导师共同制定的研修计划;(复印件),邀请函需用对方院校专用抬头纸打印;

      6

      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见附录8

      7

      收取学费明细表

      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费资助人员需提交,见附录6

      申请学费资助人员如在提交的邀请信复印件/入学通知复印件中未注明留学所需费用相关信息,则须另行提交收取学费明细表复印件或有关学习费用明细表复印件。

      8

      实质性的合作协议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主要通过各单位与国外留学单位的合作渠道进行选派,申请人员需提交国内外双方实质性合作协议复印件,并提供协议要点介绍。如协议复印件为英语以外语种书写,需另提供中文翻译件,并由国内推选单位加盖审核部门公章。

      9

      学习计划

      见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需提供外方导师签字的英文学习计划(1000字以上);如申请人拟在国外进行硕博连读,暂时无法确定导师,则只需国内推选单位审核并签字。学习计划如为英语以外语种书写,需另行提供经国内推选单位审核的中文翻译件(需加盖审核部门公章)。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需提供双方导师签字的英文研修计划(1000字以上);联合培养计划如为英语以外语种书写,需另提供经国内推选单位审核的中文翻译件(需加盖审核部门公章)。

      10

      国外导师简历

      主要包括国外导师的教育、学术背景;目前从事科研项目及近五年内科研、论文发表情况;在国外著名学术机构任职情况等,原则上不超过一页A4纸。国外导师简历需由其本人提供并签字,特殊原因外方导师不能签字,可由国内导师或相关专家审核签字。见附录7

      11

      成绩单复印件

      成绩单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学习阶段的,由所在学校(原就读学校)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开具;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不在我校就读的,如档案材料中有所在学校(教务处或研究生处)加盖公章的成绩单则可复印提交,否则需要回原单位开具。

      正在我校学习的研究生,在读成绩单由学院开具,到研究生院加盖成绩专用章,再拿回去扫描。

      12

      两封专家推荐信

      仅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学费资助人员需提交

      申请赴国外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人员,如所在单位推荐申请学费奖学金资助,应另行提交两封专家推荐信。推荐人应来自不同单位(其中一人应来自高校或科研机构)且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推荐信应使用推荐人所在单位专用信函纸(有单位抬头名称)打印并由推荐人本人签字。其他申请人无需提交此项材料。

      13

      身份证复印件

      身份证正反面印在同一面A4复印纸上

      14

      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已获得的最高学历学位,国内获得的需上传学位证和毕业证(双证);

      应届本科毕业生无需提供。如最高学位在国外大学/教育机构获得,可无需提供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

      15

      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项目组”申请信息表

      按照项目组申请人员需提交

      申请人请按照申请项目类型准备材料,1-4项提交原件,5-14项请扫描进电脑或生成PDF文件,待网上报名开始后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交电子材料。具体材料要求参见:https://www.csc.edu.cn/article/1458

      3. 各学院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审核责任;严格审核后填写附录10《上海大学2019年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留学候选人名单》;于2019312日前将学院推荐名单和申请人材料报研究生院;

      4. 研究生院将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要求,组织专家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核和汇总,确定我校上报名单,并于319在网上公布;

      5. 我校确定的申请人于320日至329按留学基金委的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具体要求见国家留学基金委网站:http://apply.csc.edu.cn/csc/main/person/login/index.jsf ,完成网上报名,仔细检查网上申请表格所有内容准确无误之后提交。

      6.如申请人申请的项目有特别要求,请准备其他需要提交给留学基金委的书面申请材料。

      7.研究生院将于201944日将所有材料提交至国家留学基金委。

      8.国家留学基金委负责最终的审核与录取工作,录取结果预计于20195月中下旬公布;

       

    •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综合考研大纲
      2019-03-07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综合考研大纲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

      中国教育史约30

      外国教育史约30

      教育心理学约3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五、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七、课程

      (一)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二)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三)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八、教学(上)

      (一)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三)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九、教学(下)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和要求。

      (五)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

      (六)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

      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十、德育

      (一)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四)德育途径与方法

      1、德育途径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2、德育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涵义和要求。

      十一、班主任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二)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与学生群体;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十二、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1、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2、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4、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二)教师的素养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十三、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

      (二)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三)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

      (四)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学校管理法治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校本化;学校管理信息化。

      主要参考书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教育史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教育历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

      4、通过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

      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六艺”。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

      私人讲学兴起;诸子百家的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

      2、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3、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4、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以“六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5、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6、法家的教育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7、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教师。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经学教育;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

      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北魏的中央官学。

      2、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学校教学和管理制度严格;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苏湖教法”;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种类和教育特点;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论“大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六、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1、倡导新的教育主张

      “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2、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七、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

      英华书院与马礼逊学校;教会学校的发展;“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与“中华教育会”;教会学校的课程。

      2、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与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与派遣留欧。

      3、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八、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书院改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

      九、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2、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4、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

      51922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产生过程;“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6.收回教育权运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变革;收回教育权运动。

      十、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实行毕业会考。

      4、学校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十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1、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工农教育;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恽代英的教育思想。

      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3、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4、革命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和学校教育

      群众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靠群众办教育。

      十二、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1、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的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6、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主要参考书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外国教育史

      一、考查目标

      1、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重要的教育思想家、重要的教育制度和重大的教育事件,理解教育历史发展的线索。

      2、了解外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认真阅读和理解国外名著。

      3、能运用历史方法和知识分析教育现象。

      4、通过外国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

      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

      一、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

      1、“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

      2、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

      3、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学习即回忆;《理想国》。

      4、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吕克昂;灵魂论;自由教育。

      二、古罗马教育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三、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基督教教育

      1、基督教教育的机构与内容

      2、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二)世俗教育

      1、宫廷学校

      2、骑士教育

      3、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

      4、中世纪大学

      (三)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

      1、主要教育机构

      2、历史影响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家

      1、弗吉里奥;2、维多里诺;3、伊拉斯谟;4、莫尔;5、蒙田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五、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马丁·路德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2、加尔文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二)天主教教育

      1、耶稣会学校

      六、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

      (一)英国教育的发展

      公学;贝尔-兰开斯特制;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巴尔福教育法》;《哈多报告》;《1944年教育法》;《1988年教育改革法》。

      (二)法国教育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国民教育设想;《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费里教育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59年《教育改革法》。

      (三)德国教育的发展

      国民教育的兴起;巴西多与泛爱学校;实科中学;柏林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

      (四)俄国及苏联教育的发展

      彼得一世教育改革;《国民学校章程》;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2)《统一劳动学校规程》;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

      (五)美国教育的发展

      殖民地普及义务教育;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莫雷尔法案》;六三三学制;初级学院运动;《国防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生计教育;恢复基础运动;《国家在危机中》。

      (六)日本教育的发展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七、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普及教育、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二)洛克的教育思想

      白板说;绅士教育。

      (三)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四)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五)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六)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幼儿园;恩物;作业。

      (七)斯宾塞论教育

      生活准备说;知识价值论;科学教育论;课程论

      (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九)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历程;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进步教育运动历程;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十)杜威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十一)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十二)苏联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教育学体系;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主要参考书目: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学

      一、考查目标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2、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二、考查范围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四)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

      (一)学习的内涵与分类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三)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四)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五)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四、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实质及作用

      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用。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一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五、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

      (二)知识的理解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三)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知识的整合:记忆及其种类;遗忘的特点与原因;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知识应用的形式;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

      六、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及其作用

      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一)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

      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结构。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元认知及其作用;元认知策略。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二因素理论,群因素论,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结构理论;加登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问题解决的内涵;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三)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

      (四)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的内涵;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遵从、认同、内化。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四)品德不良的矫正

      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十、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的实质、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专题训练;咨询与辅导;学科渗透。

      主要参考书: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 上海大学研究生开具在读证明须知(试用)
      2019-03-06

      上海大学研究生开具在读证明须知(试用)

      时间: 2016/5/13 9:21:00 访问次数:48651

      近年来,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开具在读证明的研究生越来越多。为规范研究生开具在读证明的管理工作,特制定《研究生开具在读证明须知(试用)》,主要流程如下:

      一、在读在校研究生

      第一步:学生在研究生院网站信息平台下载 上海大学研究生开具在读证明申请书.doc(以下简称《申请书》)。本人填写《申请书》,请导师审核签名。

      第二步: 因需要加盖的公章不同而分三种情况进行核准及开具在读证明。

      1)凡因出国等需要外文在读证明者,需将《申请书》递交到学籍所在学院,由学院研究生秘书负责审核并打印 “上海大学研究生在读证明”(以下简称“在读证明”),加盖学院公章后,学生本人递送到上海大学档案馆,由档案馆进行翻译并盖章,无需至研究生院。

      2)凡需要开具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公章的“中文在读证明”,则将导师签名的《申请书》,经学籍所在学院分管研究生院长签章(或研究生秘书签字),加盖学院公章,递送到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上海大学宝山校区A619室),审核通过则予以开具。

      3)凡需要开具上海大学公章的“在读证明”,则将导师签名的《申请书》,经学籍所在学院分管研究生院长(或学院院长)签名,加盖学院公章后,递送到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地点同上)。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则予以开具落款为上海大学的“在读证明”,同时配发“用印单”。研究生本人携带“在读证明”和用印单,到上海大学校长办公室(宝山校区行政楼7楼)。校办审核后盖上海大学公章。

      二、毕业研究生(含论文答辩通过研究生)

      毕业研究生(含论文答辩通过研究生)已经不属于在读状态,研究生院无法开具在读证明,如需户籍证明请到保卫处。

       

    •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专业综合考研大纲
      2019-03-06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专业综合考研大纲

      一、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综合》是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主要流派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

      1.变量与控制

      2.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3.反应时法

      4.心理物理学方法

      (二)观察法

      (三)个案法

      (四)心理测量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心理测验的信效度

      3.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4.人格测验

      5.智力测验

      6.常用临床心理测验

      7.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

      (五)心理统计

      1.描述统计

      2.推论统计

      3.假设检验

      (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第三节感觉

      (一)感觉的含义

      (二)颜色视觉

      (三)声音的心理维度

      第四节知觉

      (一)知觉的含义和特性

      (二)知觉组织

      1.知觉组织原则

      2.形状知觉

      3.深度知觉

      4.运动知觉

      (三)错觉

      第五节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功能

      3.睡眠与梦

      (二)注意过程

      1.注意的含义

      2.注意的特征

      3.选择性注意

      第六节学习和记忆

      (一)学习的含义

      (二)学习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3.观察学习

      (三)记忆的含义

      (四)记忆的种类

      1.感觉记忆

      2.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3.长时记忆

      (五)遗忘

      1.遗忘曲线

      2.影响遗忘的因素

      第七节思维

      (一)思维的含义及种类

      (二)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

      (三)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过程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四)推理

      1.演绎推理

      2.归纳推理

      (五)判断和决策

      1.启发法和判断

      2.决策框架

      3.决策规避

      第八节智力

      (一)智力的含义

      (二)智力的测量

      1.常用智力测验

      (三)智力理论

      1.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

      2.智力三因素理论

      3.多元智力理论

      第九节情绪

      (一)情绪的含义和功能

      (二)表情

      1.非语言交流

      2.文化与表情

      3.面部表情

      (三)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

      2.坎农——巴德理论

      3.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

      第十节动机

      (一)动机的含义

      (二)生理动机

      (三)个人成就动机

      1.成就需要

      2.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四)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强化理论

      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

      (五)需要层次理论

      第二章人格心理学

      第一节人格的含义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

      (一)精神分析流派

      (二)行为主义流派

      (三)认知流派

      (四)人本主义流派

      (五)特质流派

      (六)生物学流派

      第三节人格测量

      (一)客观测验

      (二)投射测验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横断设计

      (二)纵向设计

      (三)聚合交叉设计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

      (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四)生态系统理论

      第三节生理发展

      (一)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

      (二)青春期的生理发展

      (三)成年期的生理变化

      第四节认知发展

      (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

      (三)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四)成人期的认知发展

      (五)认知老化

      第五节语言获得

      (一)婴幼儿言语发展

      (二)童年期言语发展

      第六节社会性发展

      (一)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

      (二)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

      (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第七节性别发展

      (一)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

      (二)性别角色的获得

      第八节道德发展

      (一)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

      (二)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

      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第一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

      第二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

      第三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

      第五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

      (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

      (三)基本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

      第五章变态心理学

      第一节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

      第二节焦虑障碍

      (一)恐怖症

      (二)强迫症

      (三)惊恐障碍

      (四)广泛性焦虑障碍

      (五)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三节心境障碍

      (一)单相情感障碍

      (二)双相情感障碍

      第四节进食障碍

      第五节人格障碍

      第六节物质依赖

      第七节儿童心理障碍

      (一)孤独症

      (二)多动症

      第五章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社会思维

      (一)自我概念

      (二)自尊

      (三)行为归因

      (四)自我知觉

      第二节社会影响

      (一)从众

      (二)说服

      (三)群体影响

      第三节社会关系

      (一)偏见

      (二)攻击

      (三)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

      (四)冲突

      第六章管理心理学

      第一节管理哲学

      (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

      (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

      (三)社会人假设

      (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

      (五)文化人假设(Z理论)

      (六)决策人假设

      (七)学习人假设

      第二节组织激励

      (一)三重需要理论

      (二)ERG理论

      (三)行为矫正理论

      (四)期望理论

      (五)公平理论

      (六)目标设置理论

      (七)工作特征理论

      (八)工作再设计

      第三节领导理论

      (一)领导特质理论

      (二)领导行为风格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

      (四)领导情景理论

      第四节组织理论

      (一)组织结构

      (二)组织文化

      (三)组织变革与发展

      四、考试方式与分值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300分。

       

    <1... 1920212223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