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69-9987 ·收藏页面 ·返回主站
欢迎访问卓而越教育|卓越考研南京分校官方网站!

资讯动态

News and information

  • 2024-02-01
    2024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招考试初试查分公告各位考生:根据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要求,现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复核相关事宜通知如下:1. 查询开始时间:2月26日早9点2. 查询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hsi.com.cn/apply/cjcx/3. 成绩复核:如对初试成绩有疑议,请于2月28日早9点...
  • 2021-10-14
    10月9日,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两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启动的通知》,确定了首批20个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试点期限为2年。《通知》强调:各试点高校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和《...
  • 2021-09-05
    教学函〔202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为做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现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教育部2021年8月30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
    • 江南大学食品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2019-01-14

      江南大学食品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楼主在专业课的选择方面,在这里给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楼主的建议能够帮助到大家。不管哪门科目,需要的就是踏实,坚持。

      六月中下旬的样子,我,正式开始了考研之路。

      当时的状态差不多是,自以为数学底子应该不错,好好准备应该还是可以的;英语估计不能考很高,但是基本水平可以掌控;政治在考研帮看的很多帖子都说不用担心,so,我就真的没上多少心[不说];专业课,我在八月份开始的,当时在选择微生物or生化的时候,的确纠结了,一个是相对比较薄的but几乎需要全部背诵的微生物,一个是两大本王镜岩的大书(看着都有点让人望而却步啊)。

      最后,我只跟一个学姐聊了几句,她断言我适合考生化,我也就啥都没想,在图书馆借来了大书,网上买了真题,就这样开始了[不听]直到考试结束,我才知道,其实不管学姐跟我说我适合什么,只要她跟我说了准确答案,我就会信以为真,并且真的一口气啃完了,哈哈~

      相信现在18届的你们,其实选择并没有那么难,无论哪门科目的学习,踏踏实实,坚持一开始想好的,那么就安下心来,一点点积累就好了,时间不会辜负你的努力的[爱心]

      哎呀,抒情了呢,前面废话比较多,后面是正文,孩子们看这里

      第一点(专业课选择):

      现在还在纠结选择哪门专业课的小盆友,我只有一点建议。觉得自己是那种擅长背诵,并且耐心也比较好的同学,我建议选微生物;逻辑思维可以,喜欢看图自己讲故事的童鞋,我建议选生化。

      这两门专业课本身各有其特点,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虽然生化书厚,但是你只要用心,你能很清楚的分清哪些是重点,哪些只是陪衬,有很多内容,是你看一眼都知道不要耗费精力的东西。所以,无需害怕这种纸老虎哈~

      第二点(书本是基础):

      相信大家自打小学习以来,老师们在重大考试之前总喜欢强调,回归课本。的确,课本是基础。

      我想说的是,大学期间,你可能接触过微生物,生化甚至化工原理等专业课,这可能会让你觉得哪门专业课你拿了高分你就去选那一本,但是,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专业课考试,可能跟你本科学习的是两码事,很多跨考的同学也可以拿很高的分,他们的利器是什么呢?自然是课本,课本内容是固定的,但是人的思维是活动的,你首先要抓住那本身不动的知识点,再来融会贯通。

      所以这里建议,最好做笔记,虽然前期你会觉得有点浪费时间,但是后期巩固,你会发现你记录的东西大多就是考点!

      第三点(真题是宝藏):

      我从八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中间部分时间还要复习数学和英语,所以一定要利用好真题才能节约时间并且达到拿分的目的。

      过完一遍书本,并认真摘抄笔记后,立马上了真题。有很多高分大神都说把说本过了两三遍甚至更多,but,我感觉我得时间还是挺紧张的,所以在九月中下旬开始过真题。我利用真题的方法就是根据真题的题型分为三大部分(名词解释、判断改错和简答分析题)。

      第一部分,先过名词解释。一开始我拿着手头学姐给我的名词解释整理版开始一点一点的过,感觉很吃力,因为里面的定义我根本不太理解,而且虽说是整理版,但是却有100+!!!随后我调整战略,直接总结摘抄真题的名词解释(1990-2016),共27年的,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整理得到不重复的名词解释只有不到60个!!瞬间,真的是瞬间,灰常激动\\(≧▽≦)/可见重复率是有多高。。。。

      第二部分,直接边看改错的答案边记笔记的判断改错。对,判断,并且一定要改错!就算是对的句子,如果你有你知识点可以拿出来说,那么你在考试时也写上。有了前面名词解释对常见知识点的巩固,那么判断改错无疑是把零散的知识点给你提出来。所以,我的方法就是一遍看过来,边看边在真题答案旁边总结知识点,真的一遍就够了。。。你要记住正确的答案并且很快反应出错误的点是什么。

      第三部分,直接狂背的简答+分析。简答跟分析我真的没话说。有了前面两大题型给你打基础,外加你自己过书时摘抄的笔记,大题目你就一个个背吧!你一边背,一边就会发现,你头脑里的知识点一点点的被串起来了!!那种感觉很神奇也很让人兴奋~不用太过死记硬背,知道原理加知识点,做到自己有话说就行~

      哈哈我得经验分享完毕,感谢考研帮的一路相伴~这则经验分享贴希望也能帮到像我一样在追逐梦想的你们

       

    •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考研经验分享
      2019-01-14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考研经验分享

      楼主在辞职后开始备战考研,复试快题第一成功录取。除了备考的经验,楼主还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多学习才能让自己进步。

      一.前期备考篇

      成为研究生从备考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161月我辞了工作,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巴巴纳克那本《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才发现设计不仅能创造美,还具有改变社会的意义,此外我之前的工作经验让我对自身的设计水平有了一个认识,就有了想要进修的想法。于是找到我考过研的同学,询问备考信息,在知乎上看大量的考研经验。这个时候开始背单词了。

      结合自身的情况,(居住地,本科学业水平,对院校发展趋势的研究方向是否喜欢,价值观是否认同,毕业季的实地考察,看学校的毕业展,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出同水平的作品。)4月底我终于确定了考江南大学的工业设计工程的研究生。

      看到很多人会问“这个学校好不好考呀,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好不好呀?”还是要自己去看去思考,互联网时代,除了问,你还可以自己去找。如果在一开始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考研,怎么达成考研目标,一味依赖别人给你答案,在考研过程中做许多的决策就会非常被动。哪怕最后考上研究生,在研究生涯中也没人能帮你的。我更愿意把备考的这一过程视为进化成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生的过程,因此中间看书哪怕很枯燥也不觉得很辛苦,相反觉得搞懂一个知识点很有意思。

      二.专业课准备篇

      1.专业课理论

      方法:关键词记忆法/卡表写/筛选考试重点/脑图

      确认目标院校后,我只有一个大概的考研的时间表,8月前把专业课过一遍,9月前要把专业书过第二遍,把自己觉得是重点的地方拎出来,10月提高,11月冲刺这样大概的规划,实际执行还是在不断的调整。基本上处于上午9点开始学习英语,下午2点开始学习专业,晚上练练手绘线条。但是自己也很迷茫,没有人告诉你今天该做什么,要到一个什么程度,而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程度。只能自己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达成后再想下一步该怎么走。

      专业课我从王受之那本开始看。一边看我一边整理,把一些关键人物,事件,时间,风格特征写在便利贴上,按照时间轴贴在墙上,这样脑子里就很清楚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看完第一遍差不多花了一个半月。看第二遍的时候就有意识的以答题的形式一条一条列出来时间,地点,重要事件,历史意义,影响,但是把关键词空出来,复习的时候就用铅笔填写答案,反复填写,用这样的方式记忆。也用荔枝FM在跑步的时候听别人念,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卡表写,知道多少写多少,然后再比照,看哪里没有掌握,再去记忆。

      后期整理的时候我还绘制了地图和时间轴,从宏观上对设计风格在欧美如何起源,发展有一个把握。

      如果时间足够的人可以像我这么做,但是这个工程量非常大,还是个人根据自身需求吧。

      何人可的那本与王受之的那本内容有很多重复,而前面讲古代的手工艺和艺术概论也是重叠的,所以可以一起整理。何人可的<工业设计史>内容比较单纯,语言简练,更适合记忆,包括他前面写的前言,多读几遍非常有帮助,基本是用最短的篇幅概括了西方设计的发展史。我考前一夜没有再去背记细节东西,就翻看了一下他写的前言,结果考试的时候就用上了。

      由于复习量大,记忆的过程效率很低,事实上自己也非常沮丧,记了忘,忘了再记。后来我仔细研究了一下江大的近两年真题,发现出题的重点转移了,不怎么考察具体的某一风格,事件,而是落在了关系对比,以及对今天中国设计环境的启发上。所以后期我没有再花时间去背记比较细节的设计历史,就记个大概轮廓,重点全花在了艺术设计概论上。

      到了10月底11月初每天我花3个小时的时间整理艺术设计概论,在突围提供的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再通过脑图的形式把它每一章涉及到的重点内容用关键词的形式写下来,一天一章。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把知识点过一遍的同时,把知识细分成一块一块的,块与块之间的联系非常清楚。笔试的时候可以调动相关的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书籍推荐:《创造突破性产品》

      《下一个产品》-张凌浩

      《设计心理学》-DonaldNorman

      2.手绘准备

      方发:造型积累/设计分析训练/速度提升


      因为本身是艺术生出身,所以没有在手绘上花大量的时间,基本8月以前我都是在准备专业理论,手绘中间会拿一个产品做分析,画细节图,保持手感,用A3的纸排一个小版,差不多一个月3张左右,一张要花68个小时才能画完。所以10月以前基本都只是积累产品形态和锻炼设计思维。为了更加了解江大考试的套路,我决定还是要报一个培训班,但是因为家里亲人结婚的原因,10月班报不了了,我只能选择参加11月突围的冲刺课程。

      就我个人而言,这个冲刺班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我之前的手绘相对于同期的突围学员来说量非常少,手速也很慢,没有自己的模板,也不知道江大套路是什么,设计思维的板块只是一个雏形。在冲刺6天的手绘课程里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5A2的手绘稿,虽然还是有点忐忑,但是起码有点底了,因为有自己的套路了。

      临考前,我的速度还不能达到3个小时画完,线稿时间耗费时间多于是考前我就只练习线稿,简化设计分析,努力在一个半小时内把线稿搞定。

      初试考到洗衣机,我之前没有画过,在考场上想了一个点立马就套了之前画的药箱的造型上去。因为有套路所以也没有很紧张,很顺利的就画完了。

      复试也是在突围准备,准备了5套快题,基本上涵盖了可能考到的方向。

      然鹅,考试万万没想到考了去年一模一样的题,通过一个户外公共系统设施,来改善或是促进邻里之间的关系,非常的江大了。庆幸的是!考前和小伙伴讨论过类似的议题,脑子里有一个大概的雏形,就根据老年人日常的行为和爱好(遛狗,种花,遛鸟,小区聚一块聊天,种菜等等)以促进老年人的日常交流为目的画了一个共享生态迷你花园,细节就不多说了。大家平时也可以多和小伙伴讨论交流,这样更容易有火花,说不定就用上了。

      考试的时候是临时想了一个造型,依旧非常缓慢的把线稿画完,马克笔上色一塌糊涂,最后都没有时间调整大画面了。但是结果居然还不错,我猜可能是初试和复试的评价标准不太一样吧,复试更加注重设计思维的一个体现,最重要的是设计的产品有没有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仅是好看。

      网站推荐:pinterest,基本手绘资料都是在这个上面找的,现在需要VPN来翻墙

      三.英语政治篇

      1.英语


      方法:脚踏实地/翻译/攻克长难句

      我的英语成绩一般,四级低空飞过,而且还是13年考的,相比较其他六级过了的同学底子很弱。所以从3月开始我一边背单词,一边用新东方的长难句,每天分析10个句子。它里面将往年真题的长难句归类,还有单词拎了出来,所以用它的性价比非常高。基本上把长难句搞定,阅读就没有问题了,而且前期积累复杂句式,在后期写作文的时候会更加轻松。

      英语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并且心态一定要调整好,不要觉得它好难,我一定学不会,它只是一个工具,学会它你可以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而事实上,我最后分析了一下我初试的成绩,政治只考了一个平均分,两门专业课虽然都取得了高分,但也不值得称道,厉害的人大有人在。恰恰是英语帮我把分拉的很高。所以,在保证其它科目不拖后腿的情况下,英语学好了是非常占优势的。

      同时我再举一个反例,因为复试都在准备作品集,英语听力不像之前那么用心准备,只考了28分,这个听力成绩基本可以说是倒数了,如果复试手绘成绩再差一点,我就跟江大无缘了。

      除了真题外,我没有做过别的卷子。根据别人的学习经验,我来回翻译了两遍05-12年的阅读真题,大概是3天一篇阅读的节奏,英翻中,再中翻英(大家根据自身的能力只翻译长难句也是没有问题的),然后把自己翻译的英文比照原文,差不多就知道自己语法哪里有问题了。从5月开始一直持续到7月底结束一轮,8月再做一遍。这一个过程其实也是在锻炼写作能力,后期专业课时间基本上占据了大部分,11月以后英语每天复习不到一个小时,只是一天一篇英语二阅读,两天写一篇作文的节奏,把个别长难句拎出来翻译。

      用到的书籍只有三本,《新东方考研长难句与词汇突破》张剑的《考研英语历年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十一月底买的《王江涛考研英语写作》了解写作套路,还买了一套近几年的英语二真题试卷。特别要强调一下,英语一和英语二的作文类型是不一样的,我之前只顾着做英语一,到11月底才知道英语二的大作文是分析图表而不是看图描述再议论,之前写的作文就作废了。

      2.政治

      方法:肖秀荣/标记错题/记忆错题


      政治我从9月开始学,是把考研大纲解析翻过一遍的。之前本科时期政治开卷考,脑子里一团浆糊。决定把它当打游戏一样的,用通关的心态来看,看着看着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可以说是考研让我真的开始理解马原到底说的是什么,国家到底怎么下的一盘大棋,学习近代史的时候会联系同时代的设计浪潮,这样一对比非常好玩,大概是真的走心了。

      1000题》反复做了有3遍,重点章节反复看,我一般都是用铅笔写选项,错一次用彩笔做一个标记。做第二遍的时候两次都对的题就不再做了,反复做错题,看错题的知识点。后期《八套卷》《四套卷》也都是这样做的。重点章节做一个知识点的梳理也差不多了。

      是否报班?我前期没有报,后面同学推荐我报了一个冲刺的班,交了600,是某著名考研机构,但是就我本人体验而言,帮助不大,最终还是落实在做题上,有时间听不如静下心来背,而且视频内容很水,废话多,干货少,还动不动吓你说来不及了,很影响备考心态,也很浪费时间。所以上了几节以后我就没再去了。早起把四套卷和八套卷的主观题背了,最终拿到平均分,没有拖后腿也挺满意的。

      跟着肖秀荣走就可以了,任燕翔的视频也可以看一看。

      四.心态调整篇

      9月之前我都按部就班的复习,差不多保持每天复习时间6个小时左右。9月后不免看别人的进度,看到别人已经有完整快题方案,很着急。但是朋友反复告诫我,按自己的节奏来,不要看别人,因为考研过程中会不断的放大自己短板,夸张别人的优势,丧失斗志很不利于复习。中间为了调节,一周休息一天,偶尔去博物馆看看放松心情。但是聚会吃饭则是能推就推。

      11月上冲刺课程的时候我还是保持一天一篇英语阅读,一套肖秀荣的冲刺八套卷的选择题,并有意识的去记忆。但回去以后非常紧张,已经11月中旬了,我的艺术设计概论还没背熟,政治还没有开始背,心理压力很大。晚睡早起,中间经常开小差。复习的并不是很尽如人意。为了调整心态,我在睡前回忆今天掌握了什么,在脑子里把艺术概论的脑图过一遍,基本上还没回忆完我就睡着了(笑

      12月离考试还有3天的时候,我的状态是非常崩溃的,甚至不想去考了,但是酒店已经定好,车票已经买好,再想想自己是什么状态,大概别人也会是什么状态吧。朋友也一直鼓励我,所以决定放轻松,尽人事,听天命。考试的时候我是抱着把考试完成就好的心态参加的,也不再去想考不考的上,也因为有靠谱的小伙伴陪伴所以心情很轻松。

      考完我大概估了一下分,觉得有可能过线,就想着要准备复试了。然鹅,那根弦一旦松下来真的很难紧上。整个假期我都沉浸在玩耍的罪恶和要复习的自我催促中。成绩快出来的时候我很沮丧,觉得过了线这个状态也考不上。知道成绩以后松了一口气,说没有自我膨胀是不可能的,但是到底怎么调整到考试状态我也很无助。

      然后就开始报班准备复试了,学姐给到很多经验,作品集的准备,复试手绘模板的再完善。包括模拟面试,有过这样的经验在真正面试的时候也就不紧张了。

      回去以后都在准备作品集,也因为日期临近,开始渐渐紧张。没什么时间准备面试,大家千万不要学我,提前准备作品集,合理安排复试科目。事实上,面试的情况不是很好,纯粹是我没好好准备的原因。

      面试前一夜,也很焦虑,也是晚睡早起,反复看自己准备的问题的回答,再看英语。面试的时候江大的老师都非常亲切,天气也比较好,所以氛围轻松,知道自己答得不好,但是也没有很沮丧。

      等成绩出来那天,我和小伙伴都很紧张,我是属于一紧张肠胃就很脆弱的那种,所以一个上午就上了三次厕所==!10点半公布,我们怕没考上当场大哭会丢人特地拖到11点去,结果11点还没出来,只好在外面转了一圈,反复安慰自己,“没考上也没什么,你还年轻,还有很多别的可能,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想通也就不紧张了。

      12点了和培训班小伙伴一起去看榜,一堆人挤在走廊,也不知道这个表格是进还没进,仔细一看自己的排名有变动,大概是进了吧,和小伙伴都上了,心情非常愉快,高兴了一个上午。

      考研过程中,我的好友,以及在补习班的小伙伴真的给予很多帮助,同时也创造了很美好的回忆,非常感谢带我到星光广场吃锡纸烤花甲的姑娘们。虽然可能存在竞争关系,但是这并不影响大家互相学习,(注意是学习,不是抄袭,如果手绘撞了的话,两个人都完蛋)并且在分享的过程中自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你不能阻止别人进步,但是你可以保证自己不断的去吸收。专注自己学到的东西心态会更平和一点。

      此外,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不要过分高估目标的难度,也要正确衡量自身的水平,做好能承受各种结果的心理建设。其实这一个过程中,也在不断的修正自己的学习方法,丰富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不论怎样总是有收获的。

      确定预录取以后又开始愁找导师的问题了,这条路还没走完。在这里祝考研的学子能经过考虑再踏上这条路,再朝着目标坚持到底取得预想的好成绩,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 自动控制理论考 试大纲
      2019-01-14

      2009  833  自动控制理论考 试大纲

      考试要求

      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原理、运行规律、基本计算分析方法等

      考试内

      1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定义和性质,能熟练地进

      行结构图等效变换,熟练运用梅逊公式求系统传递函数。

      2 2 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能熟练运用代数稳定判据判定系统的稳定性,并进

      行有关的分析计算,掌握计算稳态误差的一般方法,能熟练确定一阶系

      统、二阶系统特征参数及动态性能计算方法。

      3 3 根轨迹法分析 :理解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掌握根轨迹的绘制方法,包括

      参量根轨迹,掌握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方法。

      4 4 频率法分析 :理解频率特性的概念和表达方法,掌握 Nyquist Bode

      的绘制、Nyquist 稳定判据,掌握各种频域指标的意义并会计算,掌握控

      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方法。

      5 5 控制系统的校正 :掌握串联校正的设计方法,包括频率设计法和根轨迹

      设计法

      6 6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 掌握用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状态的变

      化过程、相平面图与有关性能指标的关系。

      7 7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分析:掌握 Z 变换,会求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掌握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误差分析方法。

      8 8 线性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掌握建立系统状态空间描述的方法,掌

      握状态方程与微分方程、频率特性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

      9 9 线性控制系统的运动与离散化 :掌握状态转移矩阵的计算方法,掌握线

      性定常连续系统的求解,掌握连续系统离散化的方法。

      10 控制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 :掌握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定理,掌握线性

      定常连续、离散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方法。

      11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 理解能控性、能观测性概念,掌握定常

      连续、离散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判定方法。

      12 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 :掌握用状态反馈对系统进行极点配置的方法,掌

      握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会画系统结构图。

       

      题型

      算题

      参考书

      《自动控制原理》,高国燊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5 月第 2

      《现代控制理论》,于长官,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8 月第 3

    • 中药综合考 试大纲
      2019-01-14

      2009  609  中药综合考 试大纲

      药用植物学 部分 100 

      考试要求

      掌握药用植物器官的外部形态及其变态类型,细胞和组织以及根、茎、叶的

      构造特征,药用植物各大类群、重点科及其主要药用植物的重要特征和入药部位。

      能识别常用药用植物的拉丁学名。

      考试内容

      植物形态和组织构造

      1、熟练掌握植物细胞的大小、形状、分布;细胞器的概念;质体、后含物、

      细胞壁特化的类型、特征、功能及其鉴别方法。

      2、熟练掌握植物的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细胞学特

      征、类型、存在部位及其功能;维管束的组成;有限外韧型、无限外韧型、辐射

      型维管束的特征及其在植物体的分布。

      3、了解根的类型、根系的类型及根的变态类型。理解并掌握根的初生构造

      特征;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特征;植物根的构造简图的绘制。了解根尖的分

      区及其构造特征;根的异常构造的类型及其特征。

      4、了解茎的外形 、生理功能、长枝和短枝;芽的类型 ;茎的变态类型

      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特征;茎的次生构造的形成过程;双子叶植物草质

      茎、根状茎的次生构造特征;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特征;茎的构造简图的

      绘制方法。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特点;双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异常构造

      特点。

      5、了解叶的形态 ;托叶及其类型;常见的叶序;叶的变态类型。掌握双子

      叶植物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叶脉)的构造特点;单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特点。

      6、掌握花的组成;花萼的类型;花冠的类型;雄蕊的组成、类型;雌蕊的

      组成、类型、子房位置、胎座类型;花的类型与鉴别;花程式的表达;无限花序

      类与有限花序类及其类型;双受精现象。

      7、理解并掌握果实的形成、组成与类型;真果与假果的区别;肉质果和干

      果的类型和特征;单果、聚合果、聚花果的来源与类型;种子的形成、组成、类

      型;胚的概念与组成;种子的类型及其特征。了解果皮的结构特征;种皮的结构;

      胚乳的功能。

      药用植物分类

      1、了解植物的分类单位;植物界的主要类群;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概念及

      其所包括的植物类群。

      2、了解藻类的主要形态特征、繁殖方法、生态习性及分布特点;掌握藻类

      常用药用植物(海带、裙带菜等)的形态特征及其入药部位。

      3、掌握真菌门的形态特征,菌丝体,菌丝组织体的概念及其类型和特征;

      真菌门常用的药用植物(冬虫夏草、灵芝、茯苓、脱皮马勃等)的形态特征及其

      入药部位。

      4、掌握地衣门植物的形态及其类型;地衣门植物的构造;常用药用植物(石

      耳、长松萝)的形态特征。

      5、了解苔藓植物门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态特征;常用苔藓植物(地钱、葫

      芦藓)的形态特征及其入药部位。

      6、了解蕨类植物门的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特征;掌握蕨类植物门常用药

      用植物(卷柏、紫萁、海金沙、凤尾草、贯众、石韦、槲蕨)的形态特征及其入

      药部位。

      7、了解裸子植物门的孢子体特征;掌握主要裸子植物科(松科、麻黄科)

      的特征及主要药用植物(苏铁、银杏、马尾松、金钱松、侧柏、草麻黄)的形态

      特征、生态环境及其入药部位。

      8、掌握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的区别特征;

      被子植物门各类群重点科及其常用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入药部位,并能识别

      常用药用植物拉丁学名。

      1 双子叶植物纲

      离瓣花亚纲

      蓼科(掌叶大黄、何首乌)

      木兰科(厚朴、五味子)

      毛茛科(乌头、黄连、威灵仙)

      马兜铃科(北细辛、马兜铃)

      十字花科(菘蓝、莱菔)

      蔷薇科(龙牙草、山楂、地榆)

      豆科(合欢、决明、膜荚黄芪、甘草、野葛)

      大戟科(大戟、地锦)

      五加科(人参、三七、细柱五加)

      伞形科(当归、柴胡、白花前胡、明党参)

      合瓣花亚纲:

      茜草科(栀子、茜草、鸡矢藤)

      唇形科(益母草、丹参、薄荷、夏枯草、活血丹)

      茄科(白花曼陀罗、宁夏枸杞)

      玄参科(玄参、地黄)

      葫芦科(栝楼、绞股蓝)

      桔梗科(桔梗、沙参、党参)

      菊科(菊花、苍术、蒲公英)

      2 单子叶植物纲

      百合科(百合、浙贝母、黄精、麦冬)

      禾本科(薏苡、淡竹叶)

      天南星科(半夏、异叶天南星、石菖蒲)

      兰科(天麻、石斛、白及)

      题型

      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类型

      参考书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第四版)(药用植物学部分的内容),郑汉臣、蔡少

      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天然药物化学 部分 100 

      考试要求

      掌握各类型天然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的方法以及主要类

      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生物合成和结构修饰等知识,并能够牢记一些有代表性

      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的天然产物的结构、来源以及相关活性等。

      考试内容

      第一章  总论

      1.掌握天然药物的几个主要生物合成途径和相关化合物类型;

      2.熟悉掌握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各种分离方法和原理;

      3.了解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及采用的方法。

      第二章  糖和苷

      1.熟悉糖和苷的结构类型;

      2.掌握苷的一般性质、苷键的裂解方法及其裂解规律;

      3.了解糖和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4.掌握苷元和糖、糖和糖之间连接位置、连接顺序以及苷键构型的确定方法及波

      谱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  苯丙素类

      1.了解苯丙素、木脂素的定义和类型, 理化性质及结构特点;

      2.掌握香豆素的结构特点和分类情况、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

      3.熟悉香豆素的波谱学特性。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1.了解醌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及分类;

      2.掌握醌类化合物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方法;

      3.熟悉醌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物活性和结构修饰。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1.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2.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提取与分离方法;

      3.掌握各种光谱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1.掌握萜类的定义、生源的异戊二烯定则、单萜和倍半萜及二萜的重要化合物及

      挥发油的有关知识。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1.熟悉三萜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和重要化合物;

      2.掌握三萜及其苷类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波谱特征。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类

      1.掌握甾体及其苷类的主要类型和结构特征;

      2.掌握强心苷、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颜色反应及其应用;

      3.了解强心苷的一般提取分离方法,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及酶水解法在生产中的

      应用;

      4.掌握甾体皂苷及苷元的提取方法及波谱特征。

      第九章  生物碱

      1.了解生物碱的生源关系,分布及存在形式;

      2. 熟悉主要生物碱的结构类型;

      3.掌握生物碱的理化性质(溶解度、检识反应、碱性、C-N键的裂解反应);

      4.熟悉生物碱的一般提取、分离方法;

      5.了解生物碱的结构鉴定与测定方法。

      第十章  海洋天然药物

      1.了解重要海洋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

      2.了解重要海洋活性化合物的来源、生物活性及研究进展。

      题型

      结构类型、简答题、比较鉴别题、反应历程题、推导题。

      参考书

      《天然药物化学》(第四版),吴立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中药药剂学 部分 100 

      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 掌握 :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药剂生产中粉碎、浸提、

      精制、浓缩、干燥、灭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中

      药药剂学各剂型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及质量评价;影响中药药剂稳定性的因

      素及提高药剂稳定性的方法; 熟悉 :各剂型的制备原理和制备工艺;常用表面活

      性剂的类型、特点及其应用;药物新剂型与制剂新技术的含义、特点和应用。

      考试内容

      绪论

      1.掌握中药药剂学及其分支学科的概念。

      2.掌握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3.掌握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剂型、制剂、中成药、新药等)。

      4.掌握药品标准及药典的含义、性质和作用。

      药剂卫生

      1.掌握各种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的含义、要求及应用。

      2.掌握常用防腐剂的品种及使用要点。

      3.熟悉药品卫生标准和药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4.了解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要求。

      5.了解 F F0 值的概念及其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

      粉碎与筛析

      1.掌握粉碎的目的、方法及其应用。

      2.熟悉药筛的种类,药筛和药粉的分等。

      3.熟悉堆密度、孔隙率、休止角等概念。

      4.熟悉微粉化技术及其在药剂中的应用。

      5.了解常用粉碎机械(柴田粉碎机、万能粉碎机、球磨机、流能磨)和过筛

      器械(振动筛粉机)的性能及其适用范围。

      浸提与精制

      1.掌握浸提过程及影响因素。

      2.掌握常用浸提方法(煎煮法、渗漉法、水蒸气蒸馏法、回流法、浸渍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常用分离与精制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熟悉常用浸提溶剂及浸提辅助剂的种类与特点。

      浓缩与干燥

      1.掌握常用蒸发浓缩方法(常压浓缩、减压浓缩、薄膜浓缩、多效浓缩)的

      特点与选用。

      2.掌握常用干燥方法(常压干燥、减压干燥、沸腾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

      燥)的特点与选用。

      3.熟悉浓缩与干燥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液体药剂

      1.掌握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

      2.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性质(HLB 值、临界胶团浓度、起昙等)及其在药剂学

      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HLB值的计算。

      3.掌握增溶、助溶原理及其他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4.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混悬型液体药剂和乳浊型液

      体药剂的含义及特点。

      5.熟悉常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特点。

      6.熟悉乳剂的类型和常用乳化剂。

      7.熟悉混悬液的常用稳定剂。

      8.熟悉胶体溶液、乳浊液和混悬液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浸出制剂

      1.掌握浸出制剂及其各种剂型的含义、特点与质量要求。

      2.熟悉酒剂与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在概念、浸提溶媒与制备方法上的异

      同点。

      3.熟悉煎膏剂制备时炼糖的目的、方法及要求。

      胶剂

      1.熟悉胶剂的含义与分类。

      2.了解胶剂原辅料的选择、原料的处理方法及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散剂

      1.掌握散剂的含义、特点和质量要求。

      2.掌握等量递增混合原则。

      3.熟悉特殊散剂的制备方法。

      4.了解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颗粒剂

      1.掌握颗粒剂的含义、特点和质量要求。

      2.熟悉各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3.了解颗粒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十一 胶囊剂

      1.掌握胶囊剂的含义、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2.熟悉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肠溶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及对充填药物的要求。

      3.熟悉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以及囊材的组成和附加剂的种类。

      4.了解空心胶囊的规格。

      十二 丸剂

      1.掌握水丸、蜜丸、浓缩丸的含义、特点和质量要求。

      2.掌握滴丸的含义及特点。

      3.熟悉蜂蜜的质量要求、炼制目的与方法和炼蜜的规格及其适用范围。

      4.熟悉水丸制备对药粉和赋形剂的要求。

      5.熟悉泛制法、塑制法制丸的工艺流程与操作要求。

      6.熟悉滴丸的制备原理与方法。

      十三 片剂

      1.掌握片剂的含义、特点、种类及质量要求。

      2.掌握片剂常用辅料的类型、作用及其适用范围,主要品种的性质和应用。

      3.熟悉湿制颗粒压片、干制颗粒压片及粉末直接压片制备片剂的方法与操作

      要点。

      4.熟悉压片和包糖衣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办法。

      5.熟悉片剂包衣的目的、种类、方法及常用的包衣物料。

      6.了解片剂的成型理论及质量检查方法。

      7.了解压片机及包衣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及应用。

      十四 外用膏剂

      1.掌握软膏剂的含义、特点和质量要求。

      2.掌握软膏剂(含眼膏剂)常用基质的种类、特点与应用。

      3.熟悉各种软膏剂(含眼膏剂)的制法。

      4.熟悉黑膏药的含义、特点、基质的原料与制备工艺流程。

      5.熟悉外用膏剂药物的透皮吸收过程和影响吸收的因素。

      6.了解橡胶膏剂、糊剂、巴布剂的含义、常用基质与制法。

      十五 栓剂

      1.掌握栓剂的含义、特点与质量要求。

      2.掌握栓剂常用基质。

      3.掌握置换值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4.熟悉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5.熟悉栓剂药物吸收的途径和影响吸收的因素。

      十六 注射剂 附滴眼剂

      1.掌握注射剂、输液剂的含义、特点与质量要求。

      2.掌握热原的含义、组成、性质、污染途径、去除方法及检查方法。

      3.掌握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概念及应用。

      4.熟悉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和精制方法

      5.熟悉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

      6.熟悉注射剂常用附加剂的种类、性质及选用。

      7.熟悉等渗与等张的含义,渗透压的调节方法及计算。

      8.熟悉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含义、质量要求和制法。

      9.熟悉滴眼剂的含义、质量要求、常用附加剂和制法。

      10.了解中药注射剂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

      11.了解注射剂的分类。

      12.了解血浆代用液的含义。

      13.了解注射用混悬液、乳浊液的含义及质量要求。

      十七 气雾剂

      1.掌握气雾剂的含义、特点及组成。

      2.熟悉气雾剂的分类、药物经肺吸收的影响因素。

      3.熟悉抛射剂的作用及种类。

      十八 其他剂型

      1.熟悉露剂的含义与制法。

      2.熟悉膜剂、茶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

      3.熟悉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及附加剂。

      十九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1.掌握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含义、特点、类型及其释药基本原理。

      2.掌握包合技术、微型包囊及固体分散技术的含义、特点及其在中药药剂中

      的应用。

      3.了解脂质体和磁性制剂的概念与特点。

      4.了解毫微囊、靶向给药乳剂及前体药物制剂的概念与应用。

      二十 药剂的稳定性

      1.掌握药物半衰期和有效期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2.掌握影响药物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药物水解或氧化与其结构的关系。

      3.掌握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和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

      4.掌握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考核方法。

      题型

      1.名词解释 2.判断题 3.填空题 4.计算题 5.简答题 6.论述题

      参考书

      《中药药剂学》(第三版)张兆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 研友分享江苏大学考研经验
      2019-01-14

      研友分享江苏大学考研经验:818复试的那点事儿


      江苏的初试成绩在最近几天也将公布,非常理解大家此刻的心情,在等待返校的这段时间,趁着时间还算宽裕,作为师兄,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818成绩出来以后以及复试的那点事儿。

      一、复试情况
      按照去年的情况,江大的机械汽车电气食品这四个学院的分数一般要高出国家线,竞争也必要激烈,据我所知,尤其是机械汽车电气复试比例都大于等于1:1.5,所以说复试的时候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高分刷下来的比比皆是,这四个学院的英语线也均比国家线要高,因为江大对英语比较重视,如果你英语比较好,这也是一个优势。其他的学院虽然去年有的过了国家线就去复试了,例如会计外语,但是不代表去的人都能够被录取,这里面也是存在复试比例的,外语好像是1:1.2,但是总体的压力要小于前面四个学院。当然也有一些学院也存在一志愿没有招满的情况,需要校外调剂,这样的话复试的压力就更小了,但是也需要好好看看书,起码面试的时候要说的有板有眼的吧,给老师留个好印象。这是江大去年整体的招录状况,今年的人数要多于去年,我想整体的分布也会和上面的情况差不多。

      二、关于复试
      在你查到自己的成绩之后,如果你超过国家线很多很多或者你们学院去年的分数很多的话,那就恭喜你啦,安心准备复试吧(关于具体的流程我在下面会说),如果说分数在国家线或者你们学院自划线分数的边缘,这种情况下,你要做如下准备,积极联系校外调剂或者校内调剂,校外调剂的话,论坛的考研调剂版块里很多攻略,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校内调剂的话,如果你之前报的是学硕,那么可以联系你们学院招生办的老师,问一下相近专业或者专硕是否还有名额,这个一定要靠大家积极争取,当然你也可以联系你喜欢的导师,如果你有自己独特的亮点,你可以展现给他,如果你的导师非常喜欢你了,其他的一切就不是问题了,所以说调剂这个事真的要天时地利人和都要有,在这个过程中,信息量是最重要的,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师兄师姐或者同学在江大读书,积极联系。

      三、对于不需要调剂
      确认自己可以进入复试的同学,我现在给你们818复试的流程,好让你们心里有个底。江大的复试分为笔试面试两部分,笔试分为专业课考试部分和英语听力部分,专业课准备的策略就是看指定的参考书目+历年复试真题,听力嘛,自己听听历年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找找感觉就好了,到时候需要自己自备耳机,没有的可以提前去学校去外语学院去买,
      关于面试部分,这个每个学院都不一样,这里我就来说一下整体的情况,一般来讲,会让你抽题或者老师问你,这里问的基本上都是你大学里学的主流专业课的概念性的问题,都很基础,不会很难,但面很广,大家可以把主流专业课的一些重要的定义概念总结一下就差不多了,当然也有可能会问你毕业设计的问题,这里自己就要好好准备了。对了,面试的时候还会考一下口语,就是给你一段专业性的文章让你读一下,然后再翻译。做完这些,好了,恭喜你了,你已经完成了全部的考核,下面就是安安静静的等待录取名单的公布了,至此你的考研之路也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这些就是我的一些小小的感悟,分享给大家,考研的人走到今天都不容易,在这条道路上大家都舍弃了很多东西,考研的人都懂的,录取的人恭喜你进入了下一个求学阶段,没有被录取的同学或二战或工作,无论怎样,无论哪种结果,要想有所成,必定要坚持,希望大家都能够有个圆满的结果。

       

    • 研友分享复习经验,深情寄语2013考研人
      2019-01-14

      研友分享复习经验,深情寄语2013考研人


      下面给大家分享我的考研之路。
      English
      730~9月底 翻第一遍单词书。每天三个半小时(上午两个半小时,晚上一个小时温习)
      101~10月底 翻第二遍单词书。每天2小时翻单词书。(早上1个小时,晚上一个小时温习)
      11月 翻第三遍单词书。每天1~2小时单词书。(随便抽时间翻,最好是挤拉屎打电话聊天的时间翻翻)
      精髓:背单词不是背,是翻是看。只要你认识他们就行,没有必要默背出来。翻看的话要反
      复的翻反复的看。这样才能眼熟。

      长难句:暑假期间就单词搭配长难句看看,三个小时单词+三小时长难句+背背作文里面的套句。

      阅读:
      9月份开始做阅读的真题,用黄皮书,仔细研究,一篇用2~3个小时(做题+看解析)也没关系,一定要研究透他的出题方式,刁难人的方式。9月份一个月的时间把第一遍真题做完(做第一遍用铅笔轻轻写在书上,把你做的答案用水笔记录在书的最后一页),10月份再做两遍(把之前的铅笔擦掉,还是用铅笔做,第二遍做的也要记录在最后一页,以后你可以看到自己是否有进步),阅读要做到4~5遍。@@千万不要担心做过一遍会记得答案,做过一遍错的,第二次你还会错,因为出题老师就是挖了个坑让你跳进去。考研阅读是很难的,而且会让你觉得最对的答案竟然是错的,感觉最错的答案竟然是正确的!没有人能做到每个单词每句话都能翻出来,所以只有搞清楚了出题人的思路就找到出路了。反复做题的目的是为了以后做到类似一篇难度达到的考研阅读的时候,你能够不知道为什么就选到了正确答案!!Ok,要的就是这种feel!!因为你已经熟悉了出题人给你挖的陷阱!

      作文:
      9月开始背作文,一星期一篇。再背些万能句,套话之类的。然后陆续的开始自己写作文,一星期一篇。写了还要存起来,千万不能扔掉,自己改。对照范文,从内容方面还有句式方面修改。
      10月份后开始一星期两篇。
      11月份两天一篇。

      数学
      学习数学的时候,要先确定你是要考数一还是数二,数以跟数二相差还是比较大的,数二的内容少很多,为了节约时间,要把考试大纲搞清楚,因为考试大纲里面没有的就一定不考,看了也浪费时间。数学不在于参考书多么五花八门,课本+复习全书+真题+公式的小册子就ok了。数学在考研中都是重点的重点,这两个月你要花一半的时间在数学上,另一半摊在英语跟专业课上面。
      归纳总结是学数学的宗旨,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把做题的原理叙述出来。数学课本从头到尾翻4遍是肯定要的,最初复习的时候一遍。然后后面经常做题的时候要经常翻翻。做真题的时候也要翻翻。
      730~915号 第一遍数学课本+课后习题
      916~1115号 第一遍复习全书(做复习全书的时候,忘记课本上面的东西是很正常的,第一遍课本只是大概的熟悉,要领会其中的原理,所以要经常翻翻课本,熟悉原理才能更好的领悟)
      10月份差不多要开始做真题了,一定要掐紧时间严格按照考试要求自己。不能拉屎上厕所。
      10月份把10年真题做完,11月份在做两遍,12月份抽时间再做一遍。

      政治
      等政治的红宝石出来了,就开始看,一般是九月中。那种红宝书有配套的课后习题,
      9月中~10月中开始看第一遍红宝书,
      10月中~11月底 看第二遍红宝书+习题。
      12月做政治的真题,两三套就可以了。因为政治主要是考近两年发生的事件,做三年前的没有多大意义。做完了真题就做肖秀荣还有任汝芬出出的模拟题(考前一个月出),在考前20天背背2020题,因为答主观题的时候还是要哦准备一些官方的套话,语料在肚子里。政治不用担心,但也不能轻视。该看的该做的还是要做。
      所以在考前总是要读读背背政治,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搞你的数学和英语了,所以在这段时间一定要把你的数学英语基础打牢。

      专业课
      我考的专业课是江苏大学出的数据结构,当时我网上到处找答案都找不到。老师也没那么多精力帮我做啊。最后只有自己钻研。我到别的数据结构参考书上面找类似的题目,然后按照别的参考书上面的答案的思路自己做,有时也会遇到自己也不确定的,那就多参考其他参考书上面的思路,再结合课本(严蔚敏出的)上面的概念。
      我的专业课考了130分,给我的总分拉了不少分。
      自认为我整理分析的答案笔记还是比较详细的,因为是手写的,没有电子档的。我当时也花了不少精力去网上到处找答案,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找我。这样可以省去很多绕弯路的时间。

      总结
      7点起床,雷打不动(我这个人不爱早起,6点起床我上午会没精神),下午午休一个小时,雷打不动,没有周末,雷打不动,连续看10天的书玩一天,雷打不动。选择这条路,无论遇到什么都要向前走。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数学,我哭过恨过,每次数学把我打入低谷,我总是逼自己收拾心情,继续前进)
      我每天7点起床,1140睡觉。7点半出门,10点半回宿舍。中午不回宿舍休息,在自习室趴会儿。除去早饭午饭晚饭的时间两小时,午休一小时。上厕所半个小时。我每天学习12个小时,我不聪明,但是我是属于那种笨鸟先飞的类型。我给自己的要求很精简,就是坚持!
      每天睡前我都会回忆十分钟今天收获的东西,考研的日子是痛苦的,特别是七八月的时候,天气又热,教室没有空调,而且放暑假。四家食堂只剩一家了,于是那一家就属于学校里的垄断行业,无论他家做的多么难吃。。。算了,这些东西就不回忆了。
      考研没有高考那么难(考顶级名牌大学和考计算机统考的那另当别论)。但也不容易。特别是对于我们习惯了散漫的大学生活,游戏、恋爱、逛街、翘课、教室玩手机,种种。突然变一个人,变成天天泡图书馆,自习室,手机不能玩,有活动不能参加的我们你们来说很不容易,所以每次给自己放假不能多于一天。一旦开始玩high两天以上了,心很难收回来了。我亲眼见证了几个开头我很崇拜的同学一个个放弃。到了冲刺阶段,我每次都会到连续看书看到要吐的时候(我的这种周期是10天)出去玩一个晚上的跳舞机,个人爱好,女孩子不打球就只好玩这个出出汗,跟男孩子在球场上撒汗的感觉是一样样滴,尽情的享受吵杂的音乐,什么都不去想,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

      心路回忆: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这话也是在微博上面看到的。每每看到这句话我都全身充满力量: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别忘了答应自己成长的自己,无论生活怎样,无论现实有多难,无论绽放有多远。不要忘了,你曾经对自己许下的承诺。
      关于幸福,我们不能精确描绘它的模样,不了解它的属性,不知道终点的位置,不能预测它出现的时机,只有当幸福降临的那一刻,我们才会热泪盈眶,发现所有的辛苦都是物超所值。它比神奇更不可思议,比惊喜更激动人心,比快乐更快乐,比美妙更美妙,它能在夜一样的黑色中绽放最灿烂的花朵。
      我觉得大家都会把经历过苦难后的收获当做一种幸福吧,所以好好珍惜这一种经历。这种经历将是自己终身受用的。
      纪念这一年时而疯癫时而沉闷的考研生活,这一年带给自己很多,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成长,在这 个过程中,会思考很多,对未来,对人生,觉得以前迷茫的东西渐渐就露出轮廓。这是一次沉淀的过程,一次积累的过程,一次追逐梦想的过程。

       

    •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剂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9-01-13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剂学2011考研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幽佑。来自江苏。我200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专科毕业。中间工作过三年,主要都是在电台做一些相关的事情。2011年我报考的是中国药科大学的中药制剂学,最后的结果还是挺好的,公费考上。

      关于辅导班

      药大辅导班是从十月一号开始到七号结束。一共四门课:有机、分析、生理和生物化学。上课时间是早八点到十二点,下午一点到五点,晚六点到九点。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报任何几门。如果四门全报的话,那整个七天都是这样的作息。人会非常累。并且收费也不便宜,最开始是二百一门,后来涨到两百二,到了去年直接就奔到两百七,估计今年要三百了。但我和很多上过的同学感觉确实是物有所值,虽然不会透题,但上完之后会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每年十一后,也有在网上兜售辅导班录音和笔记的。可我觉得,如果有能力,还是尽量亲自去听下课。辅导班的课程过的非常快,现场听的时候,如果你走神也很容易睡着。录音我也听过一些,反正我是听不下去。而且我上课的时候,遇到很多从哈尔滨四川等等各个地方的同学,不惜坐飞机跑到南京听课。可见课程的吸引力。我觉得最需要报的是有机和分析,我也只报了这两门。受益匪浅。生理生化如果不报可以找上过课的同学画画重点。

      再有就是,去上课前,至少要把课本看过一到两遍,否则老师讲的根本跟不上,也就没什么效果了。

      专业

      药大分药学院、中药学院、生科院、商学院、管理学院。每年比较热门的专业是药学院的药物分析(初试要到三百七以上才有希望)、药物化学(三百七)和药物制剂(三百六)。报考这三个专业的外校考生,必须要有超凡的实力。此外药代学动力也比较有难度。药学院的药理和临床药学都相对比较容易,每年国家线就差不多了。

      我今年报考的是中药制剂,在中药学院里分数忽然飙升,往年复试线一般就是国家线,今年比国家线高了二三十分,最终录取差不多要高四十分。中药学院里比较热门的专业是中药制剂、中药分析、中药化学和天然药化。其他的专业基本是国家线。

      药大所有专业的推免占到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并且按1:1.5进复试。允许考生跨专业。同等学力,额外要求英语四级和五门本科课程。

      专业课复习

      药大专业课分药综一和药综二两种。两种综合都包括有机、分析、生理和生化四门课程。满分三百分,每门课程占75分。简单说来,就是综一偏难些。考药学院、中药学院和生科院的所有考生,不论什么专业,都考药综一。只有考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一部分考生,考综二。

      我一般上午看专业课,晚上也会抽一两个小时,看一下。最重要的是有机,这是能拉开分数的课程。有机我推荐看芦金荣的练习,这本书吃透了,你的有机也就不成问题了。分析化学其实很高深,但是考试内容却很浅。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严拯宇的分析练习我觉得必须要有。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是纯背诵的东西,并且药大有内部资料,很薄的两本,我从十月中旬才开始看,也没有看过课本。并没觉得比他们背书上辅导班的考的差多少。

      药大从07年开始实施现在的综合考试,已经趋近成熟。每年药大发布的考研大纲上会附带07年往后的考试真题,但没答案。药大的专业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题量大,三个小时能让人忙的手忙脚乱。所以临近考试的时候,可以拿历年的真题真刀实枪的模拟三个小时,你会体验到那种心跳。我考前模拟了三次,到了考场上还难免慌乱。所以速度很重要。

      复试准备

      我是知道初试成绩后开始准备复试的。开始的并不早。32号出的成绩,我三月四号联系的导师。先是用邮箱。导师回复了。但后来我又直接打了手机。我觉得,在初试成绩知道后联系导师是比较好的时机。有很多同学,甚至初试之前就想联系导师,我个人认为完全没必要,也不怎么靠谱。导师对你并不了解,也没有成绩作为一个佐证和参考,他会给你什么承诺呢?说的直白一点,那时候你算是哪颗葱?

      联系导师就要敢下手,不要顾忌这个顾忌那个。有手机号的话,我建议直接电话,连短信都不要铺。他是导师,收学生是他的工作。电话不断,是每年那个时候,他必有的经历。如果他想要你,你打电话他就不会生气。如果他不想要你,你再矜持再忐忑也是徒劳。而且,导师手里的名额有限,你不打,别人会打。机会失了,吃亏的是你,以后到处奔波的也是你。当然,在导师面前最好要彬彬有礼、让他觉得你多少机灵,其实这个度因人而异,我在这不好说。只能说,尽你所能的表现到最好。、

      我的初试排名第十,进我们这个专业复试一共有十七人,最后要录十一人。药大的最终录取是:初试+复试成绩,按排名依次录取。初试满分五百,复试满分是三百五十分,包括面试和笔试。也就是说,复试占了不到二分之一。但很重要。药大的录取整体上很公平,但本校学生的保护政策难以避免。复试里,笔试很关键,所以还是要看好书。裸考必挂。药大的面试,除了药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外,基本不考英文。所以英语不佳的学生大可不必担心。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9-01-13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考研经验分享

      楼主已成功考上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研究生,在此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同样选择考中国药科大学的学弟学妹们!

      本人有幸考上药大的研究生,今天刚好有点时间,就想写点东西,当时考研时很喜欢看别人的经验分享,现在想想,很后悔,浪费了很多时间,现在把我看过的关于初试专业课复习有用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大家就不用来回费时间去找了,参考了一些别的师哥师姐的成果,不要介意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这点,我深有感触,我室友考研考了399,考完就告诉我一件事,全是原题。真是太过分了,不过他考的是其他学校的,但是从侧面能看出选择对资料对考研有多么重要,药大的题目重复率也还可以。

      首先是必备的教材和练习题

      必备的教材

      1、生理学

      教材:直接用药大的内部教材(《生理学辅导讲义》,传说中的青龙宝典,很给力!!!)该资料必备!!!有了这本教材,其他教材,如姚泰、岳利民的都可以不用。十一辅导班用的老师推荐的就是这本内部教材。

      2、生物化学

      教材:直接用药大的内部教材(《生物化学辅导讲义》,十一辅导班的教材)。该资料必备!!!吴梧桐主编的生物化学的浓缩重点版,十一辅导班用的老师推荐的就是这本内部教材。

      3、有机化学

      教材:《有机化学》王积涛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分为上下册的,上下册都买)该书必备!!!

      4、分析化学

      教材:《分析化学》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该书必备!!!

      必备的习题集

      1、生理以背记为主,学弟学妹以做历年的真题为主!!!可以适当参考《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指导与真题解析》,药大内部资料。

      2、生物化学的参考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精要与习题集》,这本书以前叫《生物化学精要与习题集》,中国药科大学生化教研室主编。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化学的内部习题集,为药大自编生化习题集,多看选择,推荐!!!

      3、有机化学的参考书,肯定选择《有机化学复习指南与习题精选》卢金荣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该书难度比真题略大,2011年辅导班上课老师极力推荐这本参考书。没做完并吃透这本参考书,其他有机化学的参考书千万不要买,做完并吃透这本参考书的才可以考虑其他有机的习题。这个一定要记住!!!

      4、分析化学习题推荐两本,但是要分别对待。

      第一本:《分析化学习题集》孙毓庆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与教材配套,历年一些真题出自此习题集,该书题量还是蛮大的,学弟学妹主要做选择题、解谱题。其他解答题选作,因为简答题计算题非常多,且大同小异,每道都做完也是不现实的)

      第二本:《分析化学学习指导与试题解答》严拯宇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目前最新的是第二版,里面的习题很好,全部题型都要看,推荐!!!

      然后是一些经验

      四门课中,有机的选择、化学式、名解都能在教材上找到答案,相对而言有点难度的是合成,教材上的合成(包括习题)一定要理解,以及一些重要的反应。合成重要包括链的延长和环的合成,而涉及环合成和链延长的反应就只有几种,得总结,合成还要重点注意苯环的反应,102个合成反应都是苯环。书上的名解应该要整理一下(化学式、名人反应)。

      复习的话最好能分三轮,第一轮主要看课本,安排在暑假,每看一章,做一章的习题,不要怕耽误时间,但也别花太多时间,暑假结束,最多九月中旬要结束。用《有机化学复习指南与习题精选》,芦金荣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前面的部分,分专题的,上面有大量的题,9月中旬开始大量做,进一步熟悉化学反应和机理。第三轮就做真题,认真做。

      分析化学,将书分为绪论、滴定、色谱、光谱四类看,然后总结,每章后的题目要掌握,近几年的一些选择、填空就是有书后的思考题和习题改变而来!研究历年真题也很容易发现这四部分在试卷上很容易体现出来:选择里滴定题在一起,色谱也是在一起,光谱也是。问答主要涉及滴定、色谱、光谱,计算主要涉及滴定、色谱,还有一道解谱题,但难度不大。

      生化,所要考的内容最少。考纲虽然也提到脂类和糖类,但近四年几乎都没有考,尤其是脂,糖经常考的是粘多糖(名解、种类)。所以生化重点是蛋白质、核酸、酶,蛋白质的分离尤其要注意,酶、核酸的变性,蛋白质、核酸的结构等等也要重点关注。20AA也是每年必考。生化的内容最少,每个题目分值却是最大,所以一定不能失手。

      生理,知识点很多,很琐碎。不过个人感觉不用看教材,仅仅看药大的内部资料就够了。还有一本是药大辅导班的一个内部资料《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那本书很精华,也有答题要点,很重要。还有就是药大辅导班上划的重点和真题。

      然后是公共课

      一、英语

      考研成功关键看英语,很多人在英语上失手,而英语的关键在于阅读——50分,占了英语分值的半壁江山。

      英语复习始于单词,记忆单词也要贯穿于考研备考的整个过程。有很多单词本,也几乎是按照ABCD的顺序,有时候背单词可以打乱字母顺序。在做考研真题的时候经常遇到的单词要重点记忆。有人做过统计,完型填空的选项的一般单词都是历年考研真题出现过的。

      很多人买很多英语复习资料,阅读理解专项训练更是必不可少。但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一年一次的考研真题才是最重要的,浓缩就是精华,非常值得研究,毕竟模拟题都只是在模仿真题的出题方式、选项的设置。

      也有很多人看英语文章,也多考研辅导老师也推荐看一些考研英语文章出处的杂志,但我们不应该不去认真阅读考研真题而去大量阅读那些英语文章,考研英语的题的出题方式是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根据写英语文章的人出题!

      英语复习资料最有价值的是历年真题,要逐字逐句逐篇的理解,将真题文章当课文来学。研究每道题,总结相似题目的规律及正确选项设置的雷同之处。真题一遍做完了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经常读一读做过的文章,找出长难句及不懂的单词,研究每个选项的特征。再找一本参考书(专门讲解如何解题的技巧),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答题速度和答题方式,提高正确率。

      英语红宝书和黄皮书都是很不错的资料,两者也很相似,考研真相也和这两者相似。

      二、政治

      我身边上过政治辅导班的人,都觉得物有所不值。

      高教会出一本政治红宝书——考研政治出题范围也不会超出红宝书,但是习惯了要有重点的我们会看书有点不知道谁轻谁重的感觉。很让人头痛。

      可以买一本考纲解析的书好好研究,那上面会有重点,当然也要看红宝书。

      考研政治有一个特点:重者恒重——重点内容反复考,比如主观能动性,毛泽东的著作等等;另外,每年红宝书新增的知识点也是当年出题的重要一方面,有一年更是占了试卷分值的一半!!!所以要重视!!!

      这也决定了政治的真题价值没有英语真题那么大。

      市面的考研政治参考资料很多,各辅导班和那些考研名师都会出,2000题就有很多种,我也买了很多,几乎都没有做。

      每年考前都会有押题,因为政治每年都会有热点。热点要关注一下,考到了也好有话说。

      我觉得风中劲草编的习题很棒,它删选了市面很多的考研资料里的题目和历年的考研真题。

      还有一点,真题真的很重要!!!!!!

       

    • 经验分享:中国药科大学考研综合指导
      2019-01-13

      经验分享:中国药科大学考研综合指导



      第一、怎样安排复习时间
      我是在去年7月份开始全面复习的,暑假上了英语和政治辅导班。在78月开始复习有机和分析(因为当时还不知道具体要考哪几门),现在的04级同学已经明确知道要考的科目,
      可以开始全面的复习了。建议是先开始复习有机和分析,穿插对生理和生化的内容进行背诵。在8月结束后,应该已经将4们专业课过了第一遍(当然,能过更多遍更好!因人而异),政治也因该看过一遍书了。
      9月份开学后,有上课的压力。当时我的做法是在第三个星期后就不去上课了(当然,未必推荐这么做)。一心一意的复习了。
      911月,是开学后复习的黄金时间,课程不紧张,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在这两个月,应该完成第二遍和第三遍的复习(政治除外)。这段时间应该做到能够熟练掌握书中重要的知识点!此时,应该达到可以应付这四门课期末考试的水平
      11月至12月,是考研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这段时间应该对自己尚没有掌握的知识做进一步的夯实!!而且应该大量的做题!这段时间也是考研最困难的时间,因为,招聘会基本上是在这个时侯举行的。会严重的干扰到复习同学的心情。放弃考研的人中,大约有一半以上是在这个时候放弃的,特别是在参加了招聘会以后。
      1月份,进入备战阶段,充分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快适应考试的气氛。这个阶段,虽然招聘会的影响已经减小,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期末考试的压力,到底在这两者之间怎样权衡,自己要好好把握。
      PS:很多想考药理的同学认为药理专业好考,对复习不够重视,认为可以晚点再开始复习,我觉得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
      药理好考,但好导师毕竟还是少数的,只有早做准备,扎实的复习,把自己的成绩考上去,选择的余地才更大!

      第二、怎样复习考研科目
      07年起,医药类学校的考研科目变成了两门公共课,加一门专业综合课。我们学校也进行了改革,表面上,由原来的4门,减少为3门,但实际上,综合由有机,分析,生理,生化四门组成,加大了复习的难度和同学的负担。
      建议先复习有机和分析,因为有机和分析学过的时间很长,遗忘的最多。再者,这两门的难度要比生理,生化大的多!
      建议把复习的难度定为比期末考试略难,不建议复习以前的考试题。因为以前的考试题目太难,而当你真正考的时候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点参加了07年考试的同学应该是深有体会的)
      而且本人在前不久询问过研究生处的老师,他们给我的信息是,08年考研的试题难度还是会和07年的相当(这一点,有顾虑的同学可以亲自去本部研究生处核实)
      另外,建议大家把生理和生化背的尽可能的熟,最好可以达到不用思考,直接动笔作答的水平。因为整张综合卷的难度虽然不大,但是题量惊人!!
      07年的生理大题有7道之多(似乎期末考试也没这么多大题),每题的分数达到了6~7分!而生化的名词解释的分数竟然也达到了惊人的每题6分(6分还是7分,记不清了,反正分值超大!),生化大题只有两道,但是总分好像是32分。
      鉴于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大家对这两门课要非常的熟练才行。可以说这两门课是你考研成绩大幅度提高的保证!

      第三、怎样选择辅导班
      我去年暑假是在在文登上的。总体感觉是,如果英语成绩很好,就没有必要去上辅导班了。但是政治的辅导班是很有必要上一下的。因为政治太过于庞杂了,无人点拨,自己看书即占用时间,又浪费精力,得不偿失。
      至于选哪家辅导机构,每个人的说法不尽相同。自己的感觉是,各家辅导机构的政治都差不多的。选择一家在时间上适合自己的即可。英语辅导哪家比较好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在文登听丁小钟老师的课感觉很好。
      再一点是不建议上英语冲刺班,不建议办什么一卡通。太浪费时间!而且让人及其疲惫!

      第四、怎样考试
      综合考试是需要技巧的,考试科目的顺序是有机,分析,生理,生化
      但是你可以选择不按顺序做,先选你最拿手的来
      自己的体会是,不要先做有机(我就是吃了这个大亏了!)因为有机相对与其他三门较难,而每道题的分值又很小。做完有机,花了很长时间,还没的几分,实在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建议先做生理,生化,在最短的时间内捞更多的分!然后是分析,因为分析也很简单(07年的分析只有一道计算题和一道解谱题,而且特别简单!不用十分钟就能搞定了!)

      第五、其他问题
      首先是想说一下关于找工作和考研的关系。这主要取决与自己是怎样打算的。如果你的想法是,如果能找到好工作,就放弃考研,当然没问题。还有一种思想是两手准备,先找个工作,有个保证,然后再考研,考上了最好,考不上也有后路。
      对于非常想读研的同学来说,建议不要抱上述想法。在我认识的人中,抱这种思想的同学考研成功的最少!
      其次想说一下期末考试和考研的关系。应该这样说,考研是大事,期末考试是小事。期末考试没考过可以补考,但是考研没考上还要复读!希望大家仔细的想清楚啊!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考研的时候想着考试,考试的时候想着考研,结果考试没考过,考研没考上!大家一定要杜绝!
      在一个问题,比较八卦,就是考研的黑幕问题。
      这个怎么说呢,凡考试一定有黑幕的吧。自己就知道有人在考试前可以拿到综合的题目,你信吗?
      不过黑幕总是小部分啊!成绩高的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啊!
      所以大家要把心思都放在复习上,只有高分才是王道啊!
      你能考400分,你就是爷,不存在你求别人的问题!切记这一点!

    <1... 585960616263...88>